東盟各國在中美博弈中顯差異
2014/08/12
![]() |
克里要求中國在國際法的框架內行動,還對中國在菲律賓主張擁有主權的海域強行填海造地表示了擔憂。菲律賓提案要求中國克制挑釁行為。美國和越南等也在態度上與其保持了步調一致。
針對這一包圍網,中國外長王毅質疑稱,中國和東盟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有關問題,一些域外國家卻坐立不安,渲染緊張,不知道意欲何為?對美國進行了牽制。
在8月9日的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議上,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剛一開始演講,坐在右前方的中國外長王毅就離開了會場。王毅通過一系列會議與菲律賓之外的大部分東盟國家外長進行了會談。希望各國不要贊同美菲兩國的主張。
東盟在外交問題上原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對華強硬派的菲律賓和親華派的柬埔寨等存在很大分歧。在柬埔寨擔任主席國的2012年外長會議上,曾發生過由於顧忌中國而沒有發表會議聲明這一罕見情況。
此次中國同樣看出了東盟的步調不統一,通過呼籲參加正在籌備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在經濟層面上發起攻勢。
中國還對制定按照國際法解決南海爭端的「行為準則」顯示出積極態度,進一步分化了東盟各國。印度尼西亞外長馬蒂表示「不同於以往,此次是由中國提出希望達成行為準則的想法」,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還提議與東盟舉行國防部長會議。
擁有6億人口市場的東盟依然在中美博弈中搖擺不定。
(佐竹實 奈比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