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能否重建美國領導力?

2015/04/14


   能否以及如何恢復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以及總統在國內的凝聚力將成為下屆美國總統選舉的焦點。因新興國家崛起等原因,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力量被大幅削弱。圍繞烏克蘭危機與俄羅斯陷入對立,對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抬頭沒能遏制。可以説與古巴關係正常談判取得進展是美國現階段外交的少數幾個亮點之一。

希拉蕊選舉競選美國總統的視頻截圖
  在希拉蕊·柯林頓的丈夫比爾·柯林頓擔任美國總統期間(1993-2001年),美國一直在各種問題上發揮強有力的領導力,例如充當中東和平的調停人等。但是國際環境與當時發生了變化。

  在希拉蕊宣佈將出馬競選美國總統的視頻裏,她沒有涉及外交問題。希拉蕊曾於2009至2013年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國務卿一職。但是很難説這對她構成加分項。使用個人電子郵箱處理公務郵件的問題在3月被媒體揭露,郵件問題和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被襲殺事件一起,成為美國共和黨強力批判希拉蕊的理由。

  一方面希拉蕊有丈夫這樣一個得力參謀,另外在13年之前的4年間擔任國務卿的希拉蕊積累了豐富的外交經驗,這是其他共和黨候選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美國國內,因收入差距、人種和居住區等方面的社會分裂日益嚴重。歐巴馬高舉的「一個美國」的理想仍然遙遠。重建動搖的國家價值觀,團結全體人民非常必要。

  在希拉蕊宣佈參選的視頻中,正在育兒的女性、準備創業的拉美裔兄弟、小孩即將出生的黑人夫婦、打算步入同性婚姻的男男情侶,以及工廠工人等相繼出場。顯示出尊重多樣性,力爭修複國家的分裂。

  民主黨的支援者確實期待繼「美國首位黑人總統」之後,再出現「美國首位女性總統」,不過回顧歷史會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自禁止總統連任3屆以來,連續3屆總統都來自同一政黨的只有一個例子,那就是共和黨的老布希在同黨的雷根(連任一次)後繼續當選總統。

  (吉也直也 華盛頓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