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眾選擇了「另類」

2016/11/09


       美國總統大選11月8日在全美各州舉行投票並當日開票,被稱為另類的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川普(70歲)擊敗了瞄準「美國首位女總統」的民主黨候選人、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69歲)。川普獲勝主要是因為在搖擺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獲勝。美國國民將國家的重生託付給了另類候選人。

慶祝勝利的川普支援者(8日,佛羅里達州,AP)
      投票結果於美國東部時間8日下午6時(北京時間9日早上7時)開始陸續公佈。從今年2月兩大政黨候選人提名開始的總統爭奪戰落下帷幕。勝敗由分配到各州的合計538張「選舉人票」決定。得票超過半數(270人)的候選人將在2017年1月就任下屆美國總統。

    共和黨一直希望時隔8年奪回白宮。當初被視為「泡沫候選人」的川普突出在生意上取得成功的經驗,提出「讓美國再次變得強大」,贏得了黨內選舉。反對現有政治,以感到未能分享經濟復甦蛋糕的白人中低收入階層為中心贏得了支援。

  繼2008年之後參加民主黨候選人提名爭奪戰、很早就被看好的希拉蕊呼籲稱,打破阻礙女性前進的「玻璃天花板」的最後一塊。在副總統候選人方面,民主黨是參議院議員提姆·凱恩(58歲),而共和黨則為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57歲)。

  美國總統提出的政策不僅限於美國國內,還將影響世界局勢。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在外交和安全保障方面,俄羅斯和中國日趨顯示出強硬姿態。此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等國際恐怖組織的崛起也將動搖目前秩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吉野直也 華盛頓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