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組織正走向糾結

2017/06/09


       6月8日,中國、俄羅斯及中亞4個國家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開幕。6月9日將批准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加入該組織。這是上合組織首次增加成員國。作為以中俄為核心,能在國際社會上對抗美國和歐洲的框架,各成員國想要提高上合組織的存在感。不過,中國與俄羅斯的意見似乎存在分歧,此次成員國增加後,想達成共識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

  

       「隨著成員國擴大,活動將進入新階段,在國際社會上的權威將會上升」,俄羅斯總統府在6月7日發表的聲明中對成員國擴大表示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各國首腦6月8日共同出席晚宴並觀看了歌劇,預計9日將批准印巴加入上合組織。估計還會討論讓準成員國伊朗在下屆峰會以後正式加入等事宜。

 

      本屆阿斯塔納峰會的重要議題是,上合組織該如何合作應對過激派組織在世界各地頻繁實施的恐怖襲擊。9日各國首腦進行討論後,預定通過一份確認就反恐措施加強合作的宣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合計將達到全球的20%,人口數量將達到40%。加上南亞後,在地理位置上也將擴大到歐洲以外的整個歐亞大陸。加入歐盟受阻的土耳其也透露出了加盟上海合作組織的意向等,作為對抗歐美的組織,存在感提高的可能性無法否定。不過,作為核心的俄羅斯和中國的意見並不是完全一致,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俄羅斯一直在推動印度加入上合組織。中國正以經濟實力為武器在可以稱之為俄羅斯「後院」的中亞提高影響力,俄羅斯對此感到擔心。把印度拉進來是為了削弱中國在上合組織內的影響力。對俄羅斯來説,印度還是其出口核電站和武器的重要國家。


 

       印度也對中國心存戒備,在向俄羅斯靠攏。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將在印巴兩國爭奪主權的喀什米爾地區推進醒目,遭到印度的抗議。印度沒有出席5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但莫迪總理出席了6月上旬在俄羅斯舉行的國際經濟論壇。加入上合組織似乎也有為在阿富汗相關的問題上加強發言權的目的。

 

      另一方面,中國為對抗印度和俄羅斯,拉攏友好國巴基斯坦加入,但實際上對上合組織的關注正在減少。

 

      「中哈政治互信日益牢固」,習近平6月7日發表了一篇介紹訪問哈薩克目的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紹了通過一帶一路等建立良好的中哈關係,關於上海合作組織的內容非常少。

 

 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歡迎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reuters-kyodo)

 

    上海合作組織曾經是中國與中亞的窗口,現在中國在中亞的存在感不斷升高。上合組織成員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也派元首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論壇。

 

     上合組織的經濟活動也沒有進展,比如中國主張的區域內銀行因俄羅斯的慎重姿勢未能實現。中國避開上合組織與各國之間單獨擴大了雙邊經濟活動,其集合體就是「一帶一路」。以中美關係穩定為最優先事項的中國,還擔心俄羅斯在上合組織內加強反美姿態。

 

     隨著關係緊張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運營也有陷入停滯的可能。上海合作組織以全體意見一致為原則,原本就被指出決策速度緩慢。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把矛盾帶入上合組織內,今後將更難做出決策,很難會在國際社會上擴大影響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阿斯塔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