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開始向中國靠攏
2017/06/02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並於6月1日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會談,雙方就遵守《巴黎協定》和擴大經濟合作等達成共識。在會談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中國將會繼續履行(地球變暖對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承諾。梅克爾回應説「非常高興」。在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進展不順利的情況下,歐洲開始向中國靠攏。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6月1日(北京時間2日早上)宣佈了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歐洲與中國6月2日將在布魯塞爾舉行首腦會談,重新確認《巴黎協定》的重要性,並通過強烈支援履行《巴黎協定》的聯合聲明。
![]() |
中國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會談後舉行聯合記者會 |
聯合聲明中強調,《巴黎協定》是一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不可逆」的「歷史性成就」。在美國政權決定退出的情況下,呼籲履行協定。
在6月1日的記者會上,梅克爾表示,「德中雙方都認可基於規則的國際貿易,支援WTO原則和規則」。李克強也表示,「中德都主張奉行多邊主義,維護現行國際體系,遵守國際關係準則以及包括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在內的各國達成的共識,支援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另外還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市場開放,指出沒有理由再次關閉市場。
在日前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圍繞此前七個國家重視的地球變暖對策和反保護主義,美國與其他6個國家激烈對立。7月舉行的由梅克爾擔任主席的20國集團(G20)峰會也存在強烈的不透明感,不過李克強表示中國將全力支援德國主辦G20峰會。
李克強還表示討論中歐自由貿易協定的時機已經成熟。在此次會談期間,大眾、戴姆勒、博世等德國汽車行業就在純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等領域與中國企業合作達成了共識。
G7此前還一直為如何讓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框架而煞費苦心。然而,最近變成了美國動搖框架,而中國指出國際準則重要性的諷刺局面。梅克爾在記者會上沒有對中國提出任何要求。這也是因為在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變僵的情況下,不得不重視對華關係。
5月31日在柏林發表演講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如果美國總統決定退出《巴黎協定》的話,説服他不要退出是歐洲的義務」,強調了與對地球變暖對策態度消極的川普抗衡的打算。在引進《京都議定書》和排放量交易等地球變暖對策方面一直主導全球的歐盟顯示出了自信,但美歐的分裂可能會成為世界經濟的新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石川潤 柏林、森本學 布魯塞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