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死亡率越高每人平均醫療費越低?

2018/01/10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通過自主調查獲悉,在日本,衰老死亡率越高的地方自治體,老年人的每人平均醫療費越低。男性衰老死亡率最高的神奈川縣茅崎市的年均醫療費比全國平均水準低1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100元)。即使衰老死亡的人變多,護理費也未出現增加傾向。由此可見,健康長壽、自然衰老死亡增加的話,能夠抑制醫療和護理費用。

 

日本的老齡化不斷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對人口在20萬以上的約130個市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自治體之間的衰老死亡率差距方面,男性最大達6.8倍、女性達4.3倍。

 

       在男性衰老死亡率較高的地方自治體,女性的衰老死亡率也較高,各個自治體之間的差距很大。這可能是受到健康的老年人所佔比重以及周邊醫療機構的應對差異影響。

 

       男性衰老死亡率最高的地區是神奈川縣茅崎市。對年齡構成的差異進行調整、將全國平均死亡率設定在「100」的話,茅崎市為210.2,是全國平均水準的2倍多。女性的衰老死亡率為172.1,是全國第2高。

 

 

       此次調查顯示,茅崎市75歲以上(後期老齡人口)的年每人平均醫療費約為79.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800元),比全國平均水準(約93.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3920元)低14萬日元。如果醫療費較高的自治體能降至茅崎市的水準,全國可減少2.3萬億日元的醫療費。

 

       茅崎醫師協會表示,「醫療、護理的多職業合作,對在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支援。身體健康、‘希望在家迎來最後時刻’的人增多」。茅崎市詳細分析老年人的健康診斷和醫療費數據,致力於應對生活習慣病。

 

       另一方面,男性衰老死亡率最低的是大阪府茨木市(30.9),比全國平均水準低7成。女性衰老死亡率為49.6,僅為平均水準的一半,男女整體排在全國倒數第5位。茨木市的醫療費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調查顯示,從死因來看,癌症死亡比重越高,醫療費也隨之呈增加傾向。而衰老死亡比重出現增加,護理費則不會呈增加趨勢。

 

 

       疾病終末期入院的話,床位費和治療費容易膨脹。而在家度過最後時刻的老年人可能是由於不進行過度治療,平和地迎接臨終時期,因而醫療費較低。

 

       了解醫療的地區差異的國際醫療福祉大學大學院教授埴岡健一指出,「雖然存在醫生的診斷誤差,不過衰老死亡可能與健康程度有很大關係」。雖然長壽被認為推高了整體醫療費,不過埴岡表示,「有必要弄清衰老死亡率高、醫療護理費低地區的形成原因,並將這種良性關係擴大至全國」。

 

       調查概要: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自主獲取的日本各市區町村75歲以上(後期老齡人口)的年每人平均醫療費與厚生勞動省公佈的2008~2012年5年間被診斷為衰老死亡的人所佔比重(標準化死亡比)的關係進了調查。

 

       醫療費方面,在後期老齡人口醫療制度開始的2008年度,由於有的自治體按11個月計算,因此剔除2008年度數據,計算出2009~2012年度4年裏的平均值。由於人口太少的情況下死亡率的誤差較大,因此對人口超過20萬的約130個市區進行了比較。

 

        死因與醫療費的關係方面,除了衰老死亡外,還比較了癌症、心臟衰竭和腦血管疾病等主要死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