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平均壽命世界第一的秘訣
2017/01/03
香港人口過密,壓力巨大,差別社會的印象十分強烈。但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從2015年平均壽命來看,女性高達87.32歲,而男性達到81.24歲,均高於日本,居於世界第一。香港人究竟有什麼長壽秘訣呢?
![]() |
中藥房和乾貨店到處都是老年人(香港西營盤的乾貨一條街) |
【假説1】藥食同源的飲食生活
「或許是因為每天晚餐時都喝加入各種材料的湯」,詢問家庭主婦楊玉英(60歲)後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在香港等華南地區,很多人每天都喝用肉和中藥材料慢火燉煮而成的「藥膳湯」。「要根據身體狀況改變所用材料,身體不太好時就不再吃雞肉和牛肉,而是選擇魚和蔬菜」,楊玉英表示。
認為每天就餐是健康之本的「藥食同源」觀點已在香港社會生根發芽。街頭小攤上經常販賣加入中藥的「涼茶」。
中國菜有時會被認為很油膩,但香港主流的廣東菜經常通過清蒸等烹飪手法來去除油分。據香港中文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統計,從BMI指數(25以上為肥胖)的平均值來看,香港僅為21.2,低於日本的24.7。該研究所的胡令芳教授分析稱,「香港和日本的飲食生活很相似,例如都愛吃白米和大豆,少吃快餐和肉」。
提到中國人,在宴會上一起喝酒精度數很高的白酒和紹興酒或許是中國人的一大特色,不過僅限於北京等華北地區。在香港,即使是在晚上的餐桌上,也有很多人喝中國茶和白開水,喝酒也只喝啤酒和葡萄酒。
【假説2】醫療設施完善
香港是自由競爭社會,並不存在公共醫療保險制度。但實際上,香港人能夠在公立醫院和診所接受低費用、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公立醫院的費用體系是統一的,只要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初診費不論疾病的種類都只需100港元,同時住院費也僅為每天100港元,與私立醫院動輒數百、數千港元相比非常低廉。
公立醫院的等待時間長達數個小時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通過在窗口實施「檢傷分類(triage)」制度,縮短了急救的等待時間。如果是輕微的感冒等疾病,很多人會去看中醫,香港有約7000名註冊中醫。
城市土地密度大、就醫方便也對平均壽命的延長做出了貢獻。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林大慶教授解釋稱,「如果對比香港和日本,需要注意日本既有城市也有農村,醫療機構距離遠的農村地區的平均壽命總體來説低於城市地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