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部署F35A戰機 但採購課題仍存

2018/01/29


  1月26日,日本青森縣三澤市的航空自衛隊三澤基地部署了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35A」。F35A具備較高隱身性能,在朝鮮半島局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將承擔應對飛行物侵犯領空任務和警戒監視任務。不過,包括採購費用不斷膨脹、本應參與製造的日本企業並未參與等,採購方面的課題仍有很多。

    

抵達三澤基地的F35A。右為基地司令鮫島建一(1月26日)

    

  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1月26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強調,「在周邊國家迅速增強航空戰鬥力的背景下,部署F35A在安全保障方面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F35A是已經老化的F4戰鬥機的後續機型,其特點是具備較高隱身性能和導彈探測能力。此次部署的F35A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最終組裝由三菱重工負責。

   

  日本防衛省將於2018年度內在三澤基地合計引進10架F35A,組建飛行編隊。最終計劃增加至42架。日本航空自衛隊相關人士表示,與目前的F2和F15戰鬥機相比,F35A「應對侵犯領空的能力大幅提高」。此外,日本方面還計劃與共同使用三澤基地的美軍展開聯合訓練。

   

  F35A計劃配備空射型對地、反艦巡航導彈「JSM」,日本政府將在2018年度預算案中列入採購費用。在野黨等有觀點指出,這屬於「擁有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但小野寺反駁稱,「日本依賴美國的打擊能力,即使引進巡航導彈,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日本航空自衛隊準備引進的JSM導彈(圖片來自美國雷神公司主頁)

   

  目前的課題在於成本增加。截至2012年度,每架F35A的採購費用為96億日元,但2016年度增至179億日元。此外,2016年度的估算顯示,F35A截至報廢所需的總費用達到2.2287萬億日元,比2012年度的估算增加16%。雖然日元貶值是原因之一,但三菱重工參與組裝導致費用增加也是背景之一。

 

  此外,日本採用由美國政府確定價格的「有償軍事援助(FMS)」方式採購F35A也産生了影響。在這種機制下,美國政府決定售價、日本政府預付費用,因此始終有觀點指出定價不夠透明。

  

  雖然F35A在日本國內組裝,但日本企業獲得的收益很小,日本國內的防衛産業對此感到不滿。日本會計檢查院2017年9月向防衛裝備廳指出,原定採用的日本製零部件沒有被使用。由於作為總承包商的美國企業未及時供應零部件,導致日本重工業企業IHI未能確認試製品的品質。同時,由於洛克希德向作為總承包商的美國企業發出訂單較晚,三菱電機未能與總承包商簽署協議。

  

  從整體來看,日本防衛裝備品的這種交易正在增加,防衛省正採取行動加以改善。不過,有防衛裝備廳的高層表示,「雖然已向美方提出降價等要求,但美國顯示出慎重姿態」。

 

  增強戰鬥機部隊在日本政府2018年內修訂的《防衛大綱》中也成為焦點之一。

  

  目前日本已確定引進42架F35A,但之後的計劃仍未確定。2019年度還將確定F2後續機型的開發和生産方針,同時著眼於未來正在推進研發無人機等。在日本面臨的安保環境將明顯改變的同時,日本的財政情況也變得嚴峻。防衛省高層表示,「有必要在關注性能和採購成本的同時,思考今後的方向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