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雨災害反思:沒用上的「水淹風險地圖」

2018/07/12


      截至7月11日,遭受暴雨災害的西日本地區的12個府縣的遇難人數已升至174人。在岡山縣,無法確認安危的人員出現增加,7府縣仍有超過60人下落不明。受災情況可能進一步擴大。

   

      在暴雨導致4分之1地區被水淹的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2016年度繪製了設想可能遭受水淹的區域和避難場所的「洪水土石流災害風險地圖」。事實上,此次暴雨導致的水淹區域與「風險地圖」中預測的區域幾乎完全一致,但是仍有很多人因此遇難。有的居民表示「根本沒看到過該風險地圖」,倉敷市方面表示「應該反覆敦促居民確認(風險地圖)」。

      

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遭受嚴重水淹。小田川流經該地區(9日)

   

      居住在小田川潰壩附近的居民穗井田良(64歲)後悔地表示「一次也沒看過風險地圖」,他説自己沒有聽到倉敷市6日播放的避難指示廣播。自己前往河邊發現水位不高,於是返回後就留在了家。

   

      7日淩晨,小田川的堤壩決堤。據穗井説,他在發現情況不對的在幾分鐘後開車逃避,但洪水來勢洶洶,差一點沒逃出來。他一臉苦楚地説「有人曾告訴我過去堤壩決堤時,洪水淹到住宅的2樓,但沒想到真的會發生這種事情……」。

   

      在日本,被中央政府和都道府縣的河川管理者指定為高風險的河流所流經的各市町村會基於《水防法》繪製災害風險地圖。

     

      各市區町村在基於河川管理者預測的降雨量和堤防場所繪製的設想水淹區域地圖中還會加上避難所等的位置。截至2017年3月,日本全國約1300個市區町村發佈了風險地圖,倉敷市也在2016年向所有居民發放了風險地圖。

   

      此次堤壩決堤導致真備町4分之1的區域遭受水淹,實際被淹區域與風險地圖預測的淹水區域幾乎完全吻合。據該風險地圖預測,小田川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2天降雨量達225毫米」的情況下,大部分地區「2樓以下會被水淹」(水位在5米以上)。

   


      雖然洪水在7月11日已基本退去,不過當地的防災負責人表示「除了發放風險地圖外,還必須反覆叮囑居民查看地圖」。

   

      當地有不少老年人雖然記得曾今發生過的被水淹的經歷,但是卻沒能迅速進行避難。

   

      在倉敷市的市立園小學避難的80歲老奶奶稱不記得自己看過風險地圖,但由於仍記得在1970年代小田川決堤的情況,所以考慮到應對水沒過地板的情況而抬高了自家房屋地板的高度。

   

      據她説,聽了6日的避難指示廣播,鄰居也讓她一同坐車避難,但是「沒想到會發這麼大的水」,所以沒有去,結果被困在了自家2樓,最後被消防員用船救出,她反省説「我太大意了」。

   

      2015年,日本關東東北暴雨導致鬼怒川決堤,茨城縣常總市的眾多地區被水淹。該市在2009年發佈了風險地圖。地圖上標出了設想水淹地區,但是很多居民避難不及,最後只能依賴救助。

  

      受常總市的水災影響,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6年修改了風險地圖的製作指南。內容包括將室內避難難以確保安全的地區劃定為必須儘早進行撤離避難的區域,以及分析地區的水災特性。國土交通省水防企劃室呼籲民眾「以此次暴雨為契機,確認自己所在市區町村的風險地圖,並將地圖活用於災時避難」。

   

      日本兵庫縣立大學的室崎益輝教授(防災學)就居民避難不及時表示,「由於氣象和避難相關資訊愈發詳細,是否避難由個人來判斷,最終很多人選擇呆在家。平時有必要進行訓練,讓民眾和鄰居商量決定是否避難,而不是自己決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