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雨災害反思:沒用上的「水淹風險地圖」
2018/07/12
雖然洪水在7月11日已基本退去,不過當地的防災負責人表示「除了發放風險地圖外,還必須反覆叮囑居民查看地圖」。
當地有不少老年人雖然記得曾今發生過的被水淹的經歷,但是卻沒能迅速進行避難。
在倉敷市的市立園小學避難的80歲老奶奶稱不記得自己看過風險地圖,但由於仍記得在1970年代小田川決堤的情況,所以考慮到應對水沒過地板的情況而抬高了自家房屋地板的高度。
據她説,聽了6日的避難指示廣播,鄰居也讓她一同坐車避難,但是「沒想到會發這麼大的水」,所以沒有去,結果被困在了自家2樓,最後被消防員用船救出,她反省説「我太大意了」。
2015年,日本關東東北暴雨導致鬼怒川決堤,茨城縣常總市的眾多地區被水淹。該市在2009年發佈了風險地圖。地圖上標出了設想水淹地區,但是很多居民避難不及,最後只能依賴救助。
受常總市的水災影響,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6年修改了風險地圖的製作指南。內容包括將室內避難難以確保安全的地區劃定為必須儘早進行撤離避難的區域,以及分析地區的水災特性。國土交通省水防企劃室呼籲民眾「以此次暴雨為契機,確認自己所在市區町村的風險地圖,並將地圖活用於災時避難」。
日本兵庫縣立大學的室崎益輝教授(防災學)就居民避難不及時表示,「由於氣象和避難相關資訊愈發詳細,是否避難由個人來判斷,最終很多人選擇呆在家。平時有必要進行訓練,讓民眾和鄰居商量決定是否避難,而不是自己決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