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承擔「F22戰機改良版」過半研發生産

2018/08/23


  圍繞日本定於2030年之前引進的下一代戰鬥機,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向日本防衛省提出的開發計劃已經出爐。新戰鬥機以洛克希德的「F22」為主體進行改造,允許日本企業將開發和生産的分擔比率提高至50%以上。這款戰鬥機採用F22此前「秘不示人」的技術,如果包括引擎在內也由日本企業主導,將有助於加強日美同盟和日本國內防衛産業的基礎。

  

     

  F22具有隱身性能,機內彈倉可攜帶8枚空對空導彈,打擊能力很強,被稱為世界最強戰鬥機,美國此前一直禁止出口。

  

  此次向日本提供飛機,是因為沒有技術外流的隱憂,還有助於亞洲的安全保障。如果由日本負責引擎等核心零部件,能夠提升日本防衛産業的生産和技術基礎,可以説是象徵日美同盟加強的舉措。

  

  在下一代戰鬥機上,洛克希德允許日本的分擔比率超過50%。這是緩解日本方面認為「美國企業壟斷開發和生産、日本企業幾乎無法參與」的擔憂。洛克希德説明稱,歸根到底是由日本主導。

  

  下一代戰鬥機是2030年前後退役的F2的後繼機型。日本政府為了讓國內防衛産業增加訂單,尋求推進採用純國産戰鬥機,但認為如由日本企業單獨開發,技術和經費方面存在困難。日本看好通過改造F22,兼顧高性能和低開發費的洛克希德方案。

      

  包括開發、採購和維護在內,項目總投資預計達到6萬億日元規模,金額巨大。2000年代進行實戰部署的F22被指需要改造,如果採用洛克希德方案,美國方面也能降低改造費。如果單價較高的防衛武器裝備的出口增加,還有望縮小美國對日貿易赤字。

 

從南韓光州空軍基地起飛的美國空軍F22(照片由南韓空軍提供,YONHAP-KYODO)

      

  從日美共同開發的F2戰鬥機來看,日本方面的生産比例為60%。但日本缺乏引擎的技術基礎,開發由美國壟斷。此次的計劃顯示出未來把引擎的開發和生産轉移至日本重工企業IHI的方針。設想了採用IHI開發的「XF9-1」 戰鬥機引擎,如果成功實現,日本承擔的生産比例有可能超過60%。

   


     

  此外,新戰鬥機採用三菱電機的戰鬥系統也納入視野。主翼的開發和生産由三菱重工承擔。在現階段,機體、引擎和戰鬥系統預計均由美國製造,但為了以日本企業為主體,今後將分階段增加採用日本製造的單元。

     

  洛克希德還表達了把尚未進入實戰部署的F22作為試驗機提供給日方的意向。這是為了讓日本提前掌握F22的性能,縮短開發週期。

  

  新戰鬥機將改進F22的主翼,裝載更多燃料,飛行半徑延長至約2200公里,可用於離島防衛。此外,還將採用最先進隱形戰鬥機F35的戰鬥系統,提升對敵機的探測能力和與本方飛機的通信能力。

   

  儘管F22擁有全球最好的隱身性能,但每次飛行都需要塗抹特殊塗料,維護費時費力。新戰鬥機將採用F35的隱身材料,易於維護、訓練和實戰投入。

   

  洛克希德估算稱,新戰鬥機如果生産70架,單機價格約240億日元,如果生産140架,單機價格約210億日元。高於日本引進的F35A(約150億日元),降低價格成為課題。一方面,美國技術轉讓的程度也不明朗,日本戰鬥機技術的傳承將受到影響。

   

  日本政府計劃在2018年底修改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寫明下一代戰鬥機的開發方法。從(1)日本國産(2)國際共同開發(3)改進現有戰鬥機之中選擇一種。在改進現有戰鬥機的選項中,除了洛克希德外,波音、英國BAE系統公司也提出了開發計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