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決定擴大接收外國勞動者
2018/12/10
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自民、公明兩黨定位為本屆國會最重要法案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簡稱「入管法」)修正案在12月8日淩晨的參議院全體會議上,獲得執政黨和日本維新會等的多數贊成,通過並成立。為應對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日本將新設2種在留資格,在14個行業擴大接收外國勞動者。法案將於2019年4月1日施行。這一政策轉換將為此前不允許的簡單勞動領域接收外國勞動者開闢道路。
![]() |
參議院全體會議8日淩晨4點後仍在進行入管法修正案記名投票 |
日本將分2個階段設置新的「特定技能」在留資格。對具備「需要相當程度知識或經驗的技能」的外國人給予「1號」資格。條件是完成最長5年的技能實習或通過技能和日語能力的考試。在留時間為總計5年,不允許帶家屬。設想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護理、餐飲、農業和建築等14個行業接收外國勞動者。
通過更高級別的考試、具備熟練技能的人可獲得「2號」資格。每1~3年可更新在留時間。只要通過更新時的審查,更新次數不受限制,事實上的永住也成為可能。該資格允許帶配偶和子女等家屬。
設想通過1號資格接收的人數為5年最多34萬5150人。日本政府將進一步敲定接收行業和人數,2018年年內發表的各領域運用方針中寫明詳細內容。
在建築和造船這2個行業,幾年內暫不引進2號資格,計劃基於1號資格的在留人數等來討論向2號資格過渡的考試內容等。
日本政府將於28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納入「如果勞動力短缺的情況消除,將停止接收」等原則的基本方針。此外,還將推出支援外國人學習日語和設置生活諮詢窗口等的應對舉措。將於2019年4月改組法務省入國管理局,設置統一負責接收和在留管理的「出入國在留管理廳」。
日本計劃在法案施行2年後調整制度,應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實際運用後發現的課題。
日本政府和執政黨起初力爭在7日表決通過。但立憲民主黨等5個在野黨表示「制度仍未敲定,審議也不夠充分」,反對進行表決。這些黨派相繼向參議院提交對法務相山下貴司和首相安倍晉三的問責決議案,對表決予以抵制。問責決議案在執政黨等的多數反對下被否決,入管法修正案在參議院全體會議獲得成立的時間被推遲至8日淩晨。
參議院法務委員會在全體會議之前的8日淩晨,配合法案的表決,在執政黨、日本維新會和國民民主黨等的贊成下通過了顧及日本人勞動條件等的10項附帶決議。法務相在修正案成立後表示,「將負責任地應對在國會被指出的各種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