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卸任自民黨總裁後還能當首相嗎?
2019/03/06
對於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部出現的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連續4次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的論調,安倍外交智囊團中的一人表示,「總總分離是個辦法」。
「總總分離」指的是總理(首相)和總裁由不同的人擔任的手法。自民黨內部曾多次提出過這種想法,但是一次也未能實現。1982年10月鈴木善幸首相宣佈下臺後,選定繼任者時曾差一點實現「總總分離」。
鈴木善幸、田中角榮和中曾根康弘的主流派討論後希望由中曾根兼任總理、總裁,但是非主流派的福田康夫、河本敏夫和中川一郎各派則不贊同。委託鈴木與田中派的幹事長二階堂進及前首相福田糾夫3人進行協調,但是最終陷入僵局,對於迎來告示日的總裁選舉,中曾根、河本、安倍晉太郎和中川4人宣佈參加競選。
在凍結選舉活動繼續進行協調的最終階段,「中曾根擔任總理、福田擔任總裁」的總總分離方案浮出水面。河本等3位候選人接受了該提案,但前首相田中角榮支援的中曾根表示拒絕,參加了總裁選舉並大獲全勝。
之所以出現總總分離論是為了平息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的對立。如今為何這一「古老」的手法再次被提出?
外交佔很大原因。
即使是與安倍保持距離的議員也表示,「只要安倍首相説想見面,估計不會有哪國首腦拒絕。這是長期政權的最大優勢」。在七大工業國(G7)的首腦中,安倍的在任時間僅次於德國總理梅克爾。
![]() |
安倍與普丁和川普構築了個人關係 |
與安倍加快和平條約談判的俄羅斯總統普丁2018年3月第4次當選,任期將持續至2024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如果能夠在明年的總統選舉中再次當選,任期將延長至2025年1月。
在首腦間的私人關係發揮作用的外交領域,長期政權具有優勢。有聲音指出,在與普丁的領土談判中,由於安倍的總裁任期還剩下2年半就將結束,「被抓住弱點」。如果安倍第4次當選總裁,任期延長至2024年9月,情況將發生逆轉。
普丁擔心駐日美軍將在北方四島建設基地,這也成為領土談判的障礙。為了打消這一擔憂,不少聲音也期待安倍與川普的蜜月關係能夠發揮作用。
儘管如此,從現狀來看安倍第4次當選總裁缺乏現實性。自民黨不久之前剛剛修改黨章,將總裁任期從連任2屆延長至連任3屆。如今60多歲的「後安倍時代」人選5年後將步入70歲。
於是從外交層面出現了讓安倍繼續擔任首相、其他人擔任總裁的總總分離論。
但是這一想法也面臨諸多難點。議會內閣制的宗旨是由多數黨的黨魁擔任首相,從這一點來看,總理和總裁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也有其他辦法能使安倍繼續推進日俄談判和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等「戰後外交總清算」。安倍在第1次擔任首相下臺後,時隔5年多重返首相寶座。普丁也曾將總統權力交給梅德韋傑夫,4年後再次當選。
對於北方領土問題,安倍表示,「將由我和普丁總統劃上句號」。如今在自民黨內部和在野黨找不到能夠威脅「安倍獨大」地位的勢力。外交問題交給安倍就好,這是外交智囊團提出總總分離論的背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次長 大場俊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