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污水最快4年達存儲極限

2019/06/06


  針對如何處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用地內産生的污染水,作出判斷的時間持續推遲。把凈化後的處理水排入大海的方案一度浮出水面,但擔憂形象受損的漁業協會等表示反對。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認可了南韓禁止進口福島縣等水産品的措施,這將構成進一步打擊。持續累積的處理水預計最快4年後超過用地的保管量極限。決定如何應對的期限正在臨近。

     

  福島核電站的用地內已經存儲了113萬噸處理水。2011年的事故導致放射性物質飛散,除了用於冷卻反應爐的水之外,流入核電站內的雨水和地下水也成為污染水。

  

       

  污染水2018年度每天平均産生約170噸,全年産生約6萬噸。東京電力公司通過專用設備去除放射性物質,將這些水保存在核電站內的儲存罐裏。

  

  雖説已經凈化,但無法使放射性物質降至零,這引發意見對立。氚被水溶解後難以完全去除。

     

  運轉中的核電站會産生氚。由於放射性的影響較小,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允許排放入海洋。

  

  日本原子能監管委員會針對福島核電站的處理水採取的立場是「稀釋後排放入海洋最為合理」(委員長更田豐志)。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也從性價比等角度出發,認為排放入海洋比較妥當。

    

  但討論處理方法的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專家會議自2018年12月以後就沒有舉行。這是因為以福島縣的漁業相關人士為中心,對排放入海洋的反對聲音非常強烈。

   

  世貿組織的高級委員會4月敲定報告,事實上認可了南韓限制進口福島等日本東北地區水産品的措施,報告在世貿組織被通過,這也産生了影響。

     


       

  「反對」,4月中旬,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的會長岸宏在被記者問及如何處置處理水時,以強有力的口吻表示反對排入大海。

    

  日本農林水産省的調查顯示,福島縣的比目魚捕撈量在地震後幾乎為零,到2017年終於恢復至地震前的一半水準。在核電站事故後,54個國家和地區限制進口日本産食品。目前減少至23個,但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等至今仍存在限制。

  

擺放著存儲已處理污染水的儲存罐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016年2月)

      

  有日本農林水産省的高層人士透露,對世貿組織的判斷「超出預料」。有意見擔憂日本産食品的形象損害將再次擴大,有可能給復興潑下冷水。東京大學2018年底針對消費者的詢問調查顯示,超過2成受訪者表示如處理水被排放入大海,就不想再購買福島縣産水産品。

  

  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災後復興項目組領導人八多宣幸表示,「請停止助長導致形象受損的處理方式。我們希望用儲存罐保管(處理水)」。

  

  但是處理已經刻不容緩。核電站用地內目前擺放約1千個儲存罐。現階段儲存罐的建設計劃截至2020年底,全部容量為137萬噸。如果處理水增加,按單純計算將在約4年後裝滿。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沒有更多用地,難以增建儲存罐」。如果保管時間延長,將阻礙廢堆作業。

    

  即使排放入海洋,審查和建設連接大海的管線等也需要1年以上。即使現在立即作出判斷,實現排放也將是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之後。

     

  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專家會議還曾討論把處理水蒸發入大氣,或排放入更深地層等處方法。

  

  但上述做法均面臨技術不成熟或成本過高等問題。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排入海洋最現實」。同時也表示,「需要與當地協商,在獲得理解的前提下推進」。

  

  日本經濟産業省最早在6月重啟專家會議。能否得出結論將迎來緊要關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