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寶寶」是日本扭轉少子化的最後希望?

2019/06/20


       日本一直受少子化問題困擾。該國2018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每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數量,中國稱:總和生育率)為1.42,連續3年下降。在看不到出路的背景下,今年出生的「令和寶寶」受到關注。受時代告一段落和喜慶氣氛推動,在日本出現了想要生孩子的趨勢。相關商戰已經打響,少子化嚴重的地方自治體也開始寄希望於令和寶寶。

     

拍紀念照的令和出生的寶寶(東京都墨田區的STUDIO ALICE錦系町店)

       

      「令和寶寶熱潮一定會到來」

 

      「美和醬,朝這裡看」,出生不久的寶寶美和聽到叫聲後轉動眼鏡。6月上旬,在STUDIO ALICE錦系町店(位於東京墨田區),一對日本夫婦、石川昌和(36歲)和美香(35歲)為了給第一胎寶寶美和的誕生留念,專程前來拍照。

   

      美和出生於5月5日。按照日本的習慣,在約1個月後的這一天,石川夫婦帶著寶寶前往在東京江東區的龜戶天神社參拜。爸爸昌和笑著説:「預産日是5月5日,擔心會早産。因為機會難得,所以一直盼望能生個令和寶寶」。

   

      日本開啟令和時代(5月1日起)已1個多月。運營兒童照相館的STUDIO ALICE對這一時期的「特需」充滿期待。日本帶新生寶寶參拜神社一般是在滿月後。照相館宣傳推廣部表示「恰逢改元和誕生碰到一起的可喜節點。拍照者增加的話,當然令人高興」。

   

      提供幼兒教育服務等的日本倍樂生公司(Benesse Corporation)5月9日推出了以令和寶寶為主題的紀念商品。設想用於慶祝出生的還禮,準備了蛋糕等約80種商品。這些商品的包裝上印有「令和元年」,僅限年內出售。該公司表示「高價位非常暢銷,銷售了原計劃的2倍以上」。

   

      「令和寶寶熱潮一定會到來」,面向想生孩子讀者的日本資訊類雜誌《妊活tamago club》的總編米谷明子這樣斷言。最近的讀者調查顯示,已懷孕的約2成受訪者回答「意識到改元而實施了備孕」。尤其突出的是生於平成元年(1989年)的父母渴望令和寶寶的聲音,因為「父母和子女都生於元年是很罕見的大好機會」。

    

      回顧日本的過去,數字吉利的2000年曾出現「千禧寶寶」熱潮。2000年出生數達到119.1萬人(出生率為1.36),多於1999年的117.8萬人(同前1.34)和2001年的117.1萬人(同前1.33)。米谷表示「就算趕不上(令和)元年,還有明年的(東京)奧運寶寶。今後出生數有望增加」。

   

      長期受人口減少困擾的日本地方自治體也日趨充滿期待。愛媛縣鬼北町的町民生活課負責人充滿期待的表示「我們等著令和寶寶的到來」。作為應對少子化的對策,該町2019年度制定了生育祝賀金制度。向有孩子誕生的家庭每人發放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193元)的祝賀金。4~5月有11起申請。當地2018年的出生數為41人。按目前勢頭計算,今年有望高於去年。負責人説「如果令和寶寶增加,將愉快地制定補充預算」。

    


      青森縣今別町也實施了向第一胎孩子發放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86元)等祝賀金的制度,以此應對少子化。但至今實際只發放了1筆,町內首個令和寶寶將在今後誕生。該町民福祉課表示「真希望令和寶寶早點出生」。

   

      勢頭能持續多久是未知數

 

      給未來帶來希望的寶寶的誕生著實令人高興。不過,即使令和寶寶潮成為現實,這樣的勢頭能持續多久也是個未知數。日本過去的歷史已經證明,單靠營造社會氛圍無法指望持續性的效果。

    

      在成為平成最後一天的今年4月30日。在位於瀨戶內海的「小島」(位於今治市),露營地「風之顏樂園·小島」的拆除作業啟動。該露營地於1994年開業,很多孩子在這裡享受了自然。但由於少子化等原因,利用減少,最終決定關閉。

   

      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日本厚生省作為少子化對策,展開了「WELCOME BABY 活動」。 由著名音樂人小田和正等作詞作曲的宣傳歌曲《僕らが生まれたあの日のように》(像我們出生的那一天)於1993年發售。小島的露營地也是利用歌曲的收益金建造。

      

 「WELCOME BABY」活動的宣傳歌曲《僕らが生まれたあの日のように》(像我們出生的那一天)曾在1993年走紅

  

      日本1989年的出生率為1.57,創出二戰後最低水準,少子化成為社會問題,在此背景下,日本厚生省想出的對策之一是這種宣傳活動。目的是希望讓年輕一代感受到有孩子的好處,提高出生率。當時日本政府認為,可以通過形象戰略改變少子化的趨勢。但從如今來看,這一想法顯得過於天真。宣傳歌曲的CD實現了熱賣,但想要傳遞的資訊卻未能深入年輕人的心,少子化之後反而進一步加速。

    

      「千禧寶寶」結果也是曇花一現。出生數在2001年以後再次陷入減少。小泉純一郎內閣作為少子化對策,2001年提出「待入園兒童為零行動」。不過,待入園兒童為零的目標至今仍未實現。

    

      即使想生孩子,考慮到送孩子進保育所、工作和育兒的兼顧還有高額教育費等出生後的難題,對生孩子也感到猶豫,這是日本夫妻面對的現實。令和寶寶能否成為扭轉少子化的契機,關鍵在於國家、自治體和企業能否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石塚由紀夫,生活資訊部 天野由輝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