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將維持在「低位穩定」
2019/06/28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27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阪一家酒店舉行了長約1小時的會談。安倍邀請習近平2020年春季作為國賓訪問日本,習近平也表示接受。兩國首腦推進關係改善之際意識到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在中美貿易戰的背後出現的中日關係改善,存在經濟和安全保障等被擱置的問題。
安倍在會談中表示,「希望在明年櫻花開放之際,迎接習主席作為國賓訪問日版,把日中關係提升至下一個高度 」。對此,習近平表示明年春季作為國賓訪問貴國是個非常好的想法。
![]() |
習近平與安倍在大阪舉行會談(6月27日) |
在會談伊始,兩國首腦微笑握手,確認了首腦往來。安倍強調「日中關係已完全回到正常軌道」。據日本方面的説明,在會談中,兩位首腦就作為「永遠的鄰國」加強高級別相互往來達成了一致。
在日本舉行中日首腦會談,是習近平2013年3月出任國家主席的以來的首次。在事務官員的事前協調中,日本方面認為能促成習近平早日再次訪日就是成果。
在推進最終協調的6月21日。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在東京的記者會上透露:「關於習近平主席訪日事,安倍首相和日本政府已多次向中方發出邀請,中方正在認真研究,兩國外交部門也就此保持著溝通。」就訪問時期,孔鉉佑説:「如果訪問成行,相信雙方都希望在好的季節成行,比如櫻花盛開的時候。希望雙方繼續為此作出努力」,暗示中日正在以明年春季習近平訪問日本為目標進行協調。中國方面提前透露首腦出訪的日程非常罕見。作為國賓訪日還牽涉到皇室日程,因此安倍首相周邊人士感到吃驚。
安倍將孔鉉佑的發言視為中國對習近平訪日持積極態度的信號,在此次首腦會談的開頭便邀請習近平明年春季再次訪日。
中日關係以2012年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等為轉捩點陷入惡化,首腦之間的互訪中斷。首腦往來恢復是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安倍也在同年10月作為日本的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問中國。
當時中美開始關稅大戰。2018年3月,美國敲定了對華制裁方針,同年7月啟動了第1輪的加徵關稅。
不少觀點認為在中國轉為改善與日本關係的背後,存在與美國的貿易戰。這是因為日本與中國一樣,貿易逆差被川普列為靶子,而且中國和日本推進自由貿易的立場也相同。
今年5月底在東京進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中,川普將很多時間用在批評中國上,日本不得不贊同屬於唯一同盟國的美國,以側身的架勢面對中國。
![]() |
中日首腦6月27日在大阪會談的情景 |
安倍首相2017年6月表明了參與中國「一帶一路」構想的姿態,在2018年10月的首腦會談中,針對在「第三國」展開合作簽署了50多項協議文件,但兩國政府參與並實現的項目幾乎為零。同年底,日本在事實上將中國産品從政府的IT(資訊化技術)設備採購中排除。
對安倍來説,中國對關係改善轉為積極是求之不得的。這是因為與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在政權運作上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方面,安倍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對尖閣諸島問題、東海油氣田開發和南海等橫在兩國之間的問題表示了關切。習近平也警惕安倍與川普的穩固關係,對於中日關係的根本性改善依然慎重。出現改善的中日關係將維持在「低位穩定」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