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川這樣帶領傑尼斯從危機走向興盛
2019/07/11
日本傑尼斯事務所創業社長Johnny喜多川日前去世。傑尼斯從昭和時代(1926~1989年)中期開始一直引領日本男性偶像市場發展,實際上曾在平成時代(1989~2019年)初期遭遇重大危機。對喜多川來説稱得上自我否定的商業模式轉變,帶來了延續至當今令和時代的興盛。
![]() |
Johnny喜多川(kyodo) |
喜多川生於美國,他理想中的藝術被認為是華麗的百老彙音樂劇。中性的長相、褶邊裙加上整齊劃一的舞蹈。偶像曾經是夢想世界裏的人物,是10多歲少女們的憧憬。
在進入平成時代後,經濟泡沫破裂。主張自我發聲和原創歌曲的樂隊熱潮出現。被刻意包裝出來的明星無法獲得共鳴,流行歌曲和偶像迎來寒冬。在這種情況下,1991年SMAP出道。他們的舞蹈自由隨性,服裝也是以牛仔褲等街頭時尚為主。在綜藝節目中,SMAP也認真製造笑料。
![]() |
SMAP(kyodo) |
評論家矢野利裕在著作《傑尼斯與日本》中推測,喜多川當時應該意識到了,擺脫迎合觀眾的明星風格與自己的理想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書中還介紹了喜多川對多位電視臺人員表示「請告訴我如何搞笑」等的情況。書中指出,喜多川對新時代的偶像形象「採取了寬容和尊重的態度」。
很多日本企業無法捨棄昭和時代的記憶,因無法適應平成時代而陷入低迷,在此背景下,喜多川的這種靈活性發揮了作用。
SMAP的多樣化又不孤立的形象讓生活在低增長環境下的平成時代年輕人産生了共鳴。之後出現的嵐等也兼顧個性和統一性,繼承了對搞笑的挑戰。SMAP是偶像産業的創新。
![]() |
嵐(kyodo) |
很多觀點指出,平成時代的傑尼斯文化近年來正在迎來轉捩點。大熱組合的解散與人氣成員和退出,再加上喜多川的去世,難以否認,一個時代已然終結。
傑尼斯事務所此前保持距離的網路也在逐年加強力度。平成時代的手法不一定在當今依然通用。沒有喜多川的傑尼斯事務所,是否還能通過創新打造出令和時代的偶像?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石鍋仁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