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投資前衛藝術品?

2019/08/23


       在日本,以投資現代前衛藝術為樂趣的人正在增加。以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30元)左右的價格購買無名前衛藝術家的作品,在成名之後價格甚至能漲到購買金額的好幾倍。前衛藝術投資的魅力不僅在於作品的升值預期,除了持有作品的樂趣之外,還在於收藏家之間的交流。據悉以20~40多歲的公司職員等為中心的「小額資助者」和收藏家在日本國內達到10萬人左右,相關群體今後或將進一步擴大。

 

 

      「這是終極的投資」,公司職員尾上玲円奈(38歲)自2014年開始收藏現代前衛藝術,如今擁有超過100件作品。有的作品以數十萬日元買入,後來漲到數百萬日元。

 

       尾上迷上現代前衛藝術的契機是2013年,他在自己工作的公關公司參與了推動現代前衛藝術在社會上普及的項目。之後他遇到加藤泉等喜歡的前衛藝術家的作品,點燃了收藏熱情。

 

       尾上在收藏時注重的是「不收藏風格不固定的人的作品」。他表示,如果作品缺乏穩定的理念,將會很難升值。尾上在購買前會與前衛藝術家和畫廊主人充分交流,有時還一起吃飯。隨著交情加深,他也會悄悄求教對投資有用的資訊,例如相關前衛藝術家的作品被哪家美術館收藏等。

 

 

       前衛藝術愛好者不光是像尾上這樣的半專業人士。對普通公司職員來説,判斷出作品能否升值是非常困難的。

 

       運營現代前衛藝術品銷售網站的日本TAGBOAT公司的社長德光健治指出,「具備之前不存在的技法和理念等的‘發明’是一個大致標準」。這些只能靠學習來掌握,德光表示,「僅僅是技術優越的作品在轉賣市場難以獲得較高估值」。

 

       能夠成名的前衛藝術家還有一個共同點是溝通能力強。如果無法説清楚想通過作品表達的理念,也就難以説明獨創性所在。近來,在社交網站(SNS)上發佈作品的前衛藝術家也在增加。

   


 

       不僅是作品的升值預期,作為通過購買作品來幫助前衛藝術家成長的小額資助者的參與方式也是現代前衛藝術特有的。德光社長認為,「(日本的)小額資助者目前有10萬人左右,2~3年後或將增至30萬人左右」。

 

       「我把投資用和觀賞用的前衛藝術品分開購買」,生活在東京都品川區的一名女公司職員(41歲)這樣説。她首次成為小額資助者是兩年前在日本國內最大的美術品展銷會「東京藝術博覽會(ART FAIR TOKYO)」上購買了11萬日元(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7290元)的油畫。

 

       這位女性回顧稱,「説實話,對於女白領來説10萬日元價位算是比較貴的,但因為是在很有實力的美術館展出,所以我決定買下來」。她所購買的是前衛藝術家佐藤翠的作品,現在價格大約翻了一番,可以説實現了成功的投資。她表示今後如果遇到喜歡的作品,還會繼續買。

 

       突然進入畫廊需要勇氣,而近來的很多前衛藝術家通過能輕鬆參加的活動出道。前衛藝術愛好者的群體正在擴大,在今年3月的東京藝術博覽會上,總計有60717人入場,創出歷史最多。

 

       8月17~18日,TAGBOAT在東京Hulic Hall舉行匯聚年輕前衛藝術家的展銷會「Independent Tokyo」。9月東京藝術博覽會的主辦方還將在京都市的二條城舉行博覽會。在香港和上海,前衛藝術展會也很火熱,借旅行機會前去參觀、進而挑戰投資的人似乎正在增加。

 

       前衛藝術投資的樂趣還在於促進同好之間的聯繫。收藏家的交流會「ONE PIECE倶樂部」是1年購買1件以上作品的人的聚會。每年1次,帶上作品相互鑒賞,同時還舉行現代前衛藝術的學習會等。

 

       發起人兼倶樂部代表石鍋博子(63歲)介紹稱,「這是購買在世前衛藝術家的作品的集會」,今年迎來第12年,每年都有成員更替,但參加者始終保持在130人左右,年齡層也很廣泛。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對前衛藝術感興趣了呢?石鍋表示,「或許因為如今是通過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等方式、任何人都能成為前衛藝術家的時代」。InstagramTikTok(抖音國際版)在某種意義上成為發佈照片作品和視頻作品的平臺。前衛藝術難以理解、只屬於富裕階層的觀念可能在逐漸淡化。

 

       不管是投資還是愛好,由於持有的作品一直在增加等原因,使用專門的美術品保管服務的人也在增加。作品容易升值的現代前衛藝術家的代表作很多都比較大,為保持良好狀態而進行管理也比較困難。

 


 

       日本寺田倉庫提供一種服務,借助配備監控攝影機和人體感應器等的24小時警戒來保護作品的價值。由於客戶的委託正在增加,該公司計劃2019年內開設新倉庫。此前管理費為每月最低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50元),但該公司的美術品管理子公司社長是川泰之表示,考慮到小額資助者的群體擴大,「希望將最便宜的管理套餐降至現在的一半以下」。

 

       現代前衛藝術可以慢慢欣賞

 

       橫濱美術大學的主任教授宮津大輔(55歲)使用寺田倉庫的美術品管理服務。他在工薪族時代就對前衛藝術感興趣,之後這種愛好不斷強化,如今藏品達到近400件。

 

宮津大輔和前衛藝術家Djordje Ozbolt

 

       「和前衛藝術家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感覺很好」,宮津建議購買和自己同時代的前衛藝術家的作品。原因在於雖然有時作品會貶值,但「對自己來説的作品價值不會下降」。

 

       宮津的投資經歷長達30年左右。有的藏品升值到10倍以上,但實際上他沒有出售過藏品。「作品和人一樣,正如20多歲時和50多歲的自己有所不同,對作品的看法也會改變」。正因為如此,宮津認為自己不是投資者,而是收藏家,他笑著説「可能會在缺錢的時候讓作品‘報答’我吧」。

 

       有時升值需要數年到10年以上,但反過來説,這一期間可以仔細地欣賞作品。如今是吃飯和工作都追求速度的時代。或許正因為如此,能慢慢欣賞的前衛藝術投資才受到追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吉田啟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