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緬甸現代藝術之花盛開的背後原因

緬甸現代藝術之花盛開的背後原因

2018/01/12

PRINT

  新田裕一:緬甸從軍政府時代的嚴厲審查中被解放出來,能創作出具備創造性的現代藝術品的藝術家正成長起來。儘管緬甸沒有公立美術館,藝術市場也不成熟,藝術家面臨的環境仍然嚴峻,但出現了在國際性展覽會上榮獲最優秀獎的年輕藝術家。對於緬甸這塊藝術「最後的處女地」,海外投來的灼熱目光將逐漸加強。

    

左安寧正在繪畫(2017年12月10日,仰光市內的工作室)

    

  12月上旬,記者造訪了33歲的年輕藝術家左安寧(Zwe Yan Naing)的工作室。2017年4月在台灣舉行的「台北新藝術博覽會」上,他的作品從4千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最優秀獎。獲獎作品名為「翁山蘇姬的精神」,利用各種顏色的郵票在畫布上拼貼出緬甸民主化的象徵——翁山蘇姬的面孔。

 

  在使用郵票作畫之前,左安寧曾使用不再流通的小額紙幣作為創作材料。他表示,「紙幣和郵票體現了歷史。希望把這段歷史以藝術品的獨特形式傳承給後世」。舊版紙幣由獨裁者發行,很快就成為廢紙。左安寧在作畫時選擇了那些帶有象徵發行時代圖案的郵票。

   

左安寧使用郵票創作的以翁山蘇姬為原型的作品(仰光市內的工作室)

     

  左安寧生於緬甸西部的若開邦,自幼喜歡畫畫。從學校畢業後,他為成為僧侶而進入寺院修行了8年。但他仍無法放棄夢想,到各處畫廊詢問「如何才能成為畫家」,最終在22歲時進入仰光的藝術專科學校。在一個依靠做生意維持生計的家庭裏,他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你打算當個畫匠,靠給人家製作招牌為生嗎?」。這是因為在他生活的村子裏,提到畫畫的工作只有製作廣告招牌。

 

  最初,左安寧在公園裏依靠畫每張2千緬元(約合人民幣10元)的肖像畫勉強糊口。但以2011年首次舉辦個人畫展為開端,他的作品開始獲得好評。有相關人士表示,他的畫現在「每張能賣2千多美元」,賣一張畫「就能活半年」。

 

  左安寧就緬甸的現代藝術表示,「年輕畫家不斷湧入」。由於2014年以後手機的飛速普及,民眾可以上網接觸海外資訊,像乾燥的沙漠一樣不斷吸收、了解歐美和亞洲的潮流。

     

  在仍保留著英國殖民時代建築風貌的仰光商業區裏,吉爾·帕蒂松(音譯)經營著一家名叫「River Gallery」的畫廊,他指出緬甸2012年廢除審查制度對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帕蒂松表示,「在那(廢除審查制度)之前,畫家們不得不非常小心謹慎地選擇作畫對象」。 

  

  政治題材自不必説,就連描繪緬甸貧困狀況的作品也遭到禁止。每次舉辦畫展,審查委員會的工作人員都會進行預審。帕蒂松表示廢除審查制度之後,「畫家們開始作出與之前不同的嘗試,作品中也能加入一些政治性的元素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