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再是日本女性的悄悄話
2019/12/04
在日本,職業女性不斷增加,在職場上公開討論月經話題並給予支援的動向出現擴大。正視月經問題,對於重視健康和制定人生規劃來説不可或缺。生理用品和賣場也正在逐漸進化。
「你們覺得女性一生的月經次數和二戰前相比增加了多少?」「答案是10倍。大約500次。原因是受到生産次數減少等因素影響」。
![]() |
在DoCoMo Healthcare提供的講座上學習月經和更年期等知識(東京都大田區) |
9月,在全日空的總部和事務所,舉行了關於女性身體和健康問題的講座,員工們學習了月經的基本原理及月經不調等。
經濟損失達6800億日元
「痛經的個體差異居然這麼大。因為以前沒有討論過這個話題,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參加講座的一位女性吃驚地表示。也有男性員工表示,「我覺得應該改變和同事的相處方式了」。全日空人財戰略室經理脅本依子表示,「職業女性不斷增加,處理好健康問題對公司和社會都越來越重要」。
提供講座的是DoCoMo Healthcare公司。該公司從2016年11月開始與婦産科醫生等合作,向20家企業提供講座服務。「希望增加女性錄用的企業對我們的服務很感興趣,諮詢量急劇增加」,江刺幸子説。在參加講座的人中,男性佔2~3成,「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女性)下屬的管理人員較多」。
據拜耳藥品推算,月經伴隨症狀對社會産生的年經濟負擔額為6828億日元,其中7成以上為生産率的損失。這一推算結果於2013年公佈,和當時相比,當前女性的就業率有了提高,因此經濟負擔額被認為進一步膨脹。
日本經濟産業省的調查(2018年)顯示,回答「在單位曾為女性特有的健康問題和症狀困擾」的人佔52%。其中,月經相關症狀佔72%。
生理用品品牌「蘇菲」的運營商尤妮佳的品牌經理長井千香子表示,「儘管生理用品的功能提升,但是外漏等情況卻出現增加。似乎是因為工作繁忙讓很多女性不能及時去廁所(換衛生棉)」。她同時表示,「(女性們會)相互交換化粧品資訊,但很少交換生理用品的資訊。希望營造出一個讓女性輕鬆討論月經話題的氣氛」。如果生理問題能被坦然提起,女性的工作環境將更加便捷,從而提高生産率。
6月,尤妮佳與網紅們開展了名為「#NoBagForMe」的活動。在日本,消費者購買的生理用品通常會被裝在紙袋裏。該公司認為這樣是一種將月經視為「難以啟齒」的做法,因此首先想要開發出無需隱藏的包裝,將於年內銷售。
一直以來缺少變化的生理用品最近也開始出現變化。引人注意的是吸收經血的內褲。在經血量較少的日子無需使用衛生棉,並且可以洗後反覆使用。日本Integro公司的「EvaWear」內褲(售價5500日元)自去年發售以來,銷售額快速增長。
賣場也發生變化
此外,賣場也在發生變化。11月22日,大阪市的大丸百貨梅田店開設了以女性身體規律為主題的新賣場「michikake」。一般1個月來1次的月經週期被分為4個時期,隨著荷爾蒙平衡情況的變化,身體和內心的狀態也會發生變化。有身體和心理都低落的「陰沉期」、情緒起伏的「波動期」等,賣場根據不同的生理週期銷售服裝和食品等商品。
「月經和飲食還有睡眠一樣。不過,男性就不用説了,女性的個人感覺也不盡相同,很難對別人説。所以該活動成為一個很好的契機」,30多歲的女性職員表示。
![]() |
貼在牆上的衛生棉(東京都澀谷區) |
10月,東京澀谷的一家商業設施出現了一面貼滿衛生棉的牆壁。這是集英社的時尚雜誌《SPUR》的廣告。是為了試驗大家會不會把裝在五彩繽紛袋子裏的衛生棉帶回家。雜誌主編五十嵐真奈表示,「把衛生棉放到公開場所,希望人們能借此思考自己的身體問題」。月經是很日常的事。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現在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討論該話題了。
成為電影和漫畫的題材
日本的電影和漫畫也開始出現月經的話題。獲得2019年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的《月事革命》講述了印度鄉下的一群婦女如何使用機器製造低成本的衛生棉,促使環境和人們的意識發生變化。
![]() |
漫畫《生理醬》獲得「手塚治蟲文化獎 短片獎」 |
在日本國內引起熱議的是將月經擬人化的漫畫《生理醬》(作者:小山健)。雖然生理醬每月給女主人公帶來一次腹痛、頭痛和浮腫等不適,但其內心深處十分善良。2018年、2019年發售的2卷漫畫的累計發行量超過15萬冊,改編自該漫畫的電影也正在上映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土聰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