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沒有義務應對「鑽石公主號」郵輪
2020/02/19
日本政府在繼續對集體感染新冠肺炎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採取應對措施。這艘船屬於英國籍,存在無法適用日本法律和行政權的原則,使得應對變得複雜。國際法上的「旗國主義」已成為這種船舶上的傳染病對策方面的陷阱。
![]() |
停靠在橫濱大黑碼頭的「鑽石公主號」(17日,kyodo) |
在國際法上,公海上的船舶採取由所屬國管理的「旗國主義」原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公海上的船舶適用於旗國的「排他性管轄權」。作為旗國的義務,規定「對其行政、技術及社會事項有效地行使管轄權及有效地進行監管」。
作為例外,允許取締存在(1)海盜行為;(2)奴隸交易;(3)非法廣播;(4)無國籍和偽造國籍等情況的外國船舶。並未設想防止此次這種傳染病擴大的情況。
即使正在日本的領海航行,外國船籍的船舶也不能適用與陸上同等的日本的管轄權。管轄權僅限於犯罪結果影響日本之際的刑事審判權以及有關發生在領海通航期間的債務和責任的民事審判權等。
位於東京中央區的「Carnival Japan」公司運營的「鑽石公主號」有乘務員和乘客約3700人搭乘。截至17日,已經總計檢測1723人,感染者總計達到454人。自1月20日從橫濱出發之後,途徑鹿兒島、香港、越南、台灣和沖繩,2月3日晚間停泊在橫濱海域。
在郵輪上,乘務員和乘客的集體活動和共用設施很多。新型冠狀病毒被認為是在航行期間出現擴散。對於處在公海上的該船舶,在國際法上,日本沒有採取措施防止感染擴大的許可權和義務。應承擔義務的是船籍所屬的英國。
![]() |
據悉在香港下船的乘客被確認感染病毒的2月1日以後,該船仍在航行,餐廳等也在營業。2月3日,日本的檢疫官等人員上船,啟動了「登船檢疫」。而徹底採取乘客在客艙待命等防止感染擴大的措施是在5日以後。
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體制存在極限,難以一下子應對船上全部約3700人。該船有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乘客,各國都對本國國民的健康和處境表示關注。美國17日用包機接回了美國國民中通過檢查確認呈陰性的人。加拿大、義大利和澳大利亞等國已決定派出包機,以色列等也要求讓本國國民下船。
日本允許郵輪靠岸、承擔乘務員及乘客的檢查和提供生活支援,並非國際法上的義務。這是基於近半數乘客是日本人這一情況而作出的判斷。結果,還將為美國和加拿大等國讓本國國民下船和回國提供協助。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本來是可以拒絕郵輪靠岸的」。
對於接納可能出現集體感染的船舶,各國均猶豫不決。環遊亞洲的郵輪相繼被拒絕入港。
美國荷美郵輪公司(Holland America Line)運營的荷蘭籍的「威士特丹號」就是一例。該船自5日從台灣出發之後,找不到能靠岸的港口,在海上流浪了逾1周時間,直至被柬埔寨接納。對於該船,日本也根據出入國管理法,拒絕外國乘務員和乘客入境。
日本7日對於被台灣拒絕停靠、駛向那霸的香港企業運營的巴哈馬籍船,也要求不要入港。
包括「鑽石公主號」的情況在內,船舶的船籍國、運營公司所在國和沿岸國家均有所不同。一般來説,任何國家都不會積極應對本國國民幾乎沒有乘坐、或在地理上相距遙遠的船舶。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求旗國和船舶之間建立「真正聯繫(genuine link)」,但實際上,船舶的擁有企業和註冊國不同的情況很多。有些國家期待獲得註冊費收入等,會比較容易給予船籍。在日本的油輪中,巴拿馬船籍很多。這種「權宜國籍船」過去就已經成為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