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轉為強化邊境口岸對策

2020/03/06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月5日圍繞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決定強化針對中國等國的邊境口岸對策。其原因是日本各地的感染者出現增加,出現擔心今年夏季的東京奧運無法如期舉行的聲音。由於針對政權批評聲越來越強,安倍政權轉向採取一切措施應對疫情的姿態。提出上述強化邊境口岸方針在表明中國國家主席延期訪日消息的3個小時後。

  

      安倍5日晚在首相官邸召開的政府對策本部會議上表示,「在各國感染擴大的背景下,現在是最關鍵時刻,將採取積極果斷的措施」。

   

在新冠病毒感染症對策本部會議上發言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5日,首相官邸)

 

      1月以來,安倍一直在謹慎判斷邊境口岸對策的方式。美國禁止來自中國全境的人入境,一方面,日本禁止入境措施的對象僅限於包括疫情中心武漢在內的湖北省。儘管疫情向武漢以外地區蔓延,但是僅將對象擴大至單位人口感染人數較多的浙江省。

   

      然而,中國在2月下旬之後分階段提高了針對從日本入境人員的檢疫級別。北京和上海要求從日本入境人員在自家或指定設施隔離14天。重慶市和廣東省等地也相繼採取同樣的措施。

   

      限制來自日本人員入境的行動出現擴大。據日本外務省統計,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對從日本入境人員採取居家留觀等行動限制措施的國家和地區截止5日上午10點達到53個。較3月3日相比增加了4成。

     

      「未能完全封鎖來自國外的輸入型病例,缺乏平衡,希望做出決斷」。在3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安倍任黨魁的執政黨自民黨議員山田宏向安倍施壓。安倍回答:「不存在外交層面的顧慮,如有必要將做出決斷,並斷然實行」。

    

      「如果什麼都不做將招致批評,倒不如應對過度」,安倍對身邊的人透露出強烈不滿,傾向於強化針對中國的邊境口岸對策。

   

      讓安倍有所顧忌的是習近平主席原定4月訪日的計劃。日本的國賓待遇1年僅適用1到2人。日本如果採取禁止中國人訪日的行動很可能給出現改改善的中日關係潑下冷水。

    


     

      習近平的訪日計劃也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環境出現惡化。討論東南亞基礎設施投資等事宜的準備會議相繼被迫取消。結合此次訪問提出定義新時代中日關係的「第5個政治文件」也變得困難。

    

       安倍政府最後找到的解決方案是,訪日日程延期,同時加強中國人員入境限制。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5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就習近平訪日進程延期一事表示:「把目前的最大課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作為第一要務」。

   

      「這是從根本上加強入境對策的新措施」,在5日晚召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緊急事態部長會議上,日本提出了5項強化措施。雖然沒有拒絕中韓人員入境,但決定暫停日本駐中國和南韓大使館等已發放的短期簽證的效力。

   

      「這種做法令人難以贊同」,在事前協調中聽取政府説明的執政黨幹部對此提出了異議。南韓目前還沒有對從日本入境人員加強管制。執政黨幹部認為日本這樣做可能會被指責行為過激。雖然也充分探討了要求中韓兩國的遊客慎重考慮訪日的方案,但考慮到政府和執政黨內的謹慎論調,安倍並未進行宣佈。

      

      在日本入境遊客中存在感很強的中韓人員數量將會減少。

  

      在2019年的訪日遊客中,中國大陸遊客最多,達到約960萬,加上香港遊客,總數達到約1200萬。再加上560多萬名南韓遊客的話,佔到訪日遊客總數的55%。從2019年的訪日消費數據來看,中國約為1.8萬億日元,佔總體的近4成,南韓僅次於台灣排在第三位,約為4200億日元。

    

      如果長期採取限制措施,也會對日本商業和經濟産生巨大影響。日本政府的大部分限制措施都以3月底為期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