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緊急事態宣言對象擴大至全國
2020/04/17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16日宣佈將緊急事態宣言對象擴大至日本全國。
原因是從城市向地方的人員流動等存在讓感染蔓延至日本全國的可能性。與已經列入宣言對象的東京等7個都府縣一樣,實施期限截至5月6日。日本全國地方政府的知事將能依據法律請求民眾自覺避免外出。日本將舉全國之力防止新冠疫情擴大。
![]() |
宣佈將緊急事態宣言對象擴大至日本全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16日) |
日本政府的對策本部接受由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的意見而作出決定。宣言自4月16日晚間起生效。安倍在對策本部會議上指出,「由於來自城市地區的人員的流動,各地發生聚集性感染,存在疫情擴大的傾向」。安倍還解釋稱,對象擴大至全國的理由在於「尤其要儘量減少大型長假期間的人員流動」。
安倍再次呼籲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他強調,「要在截至5月6日的期間內結束,必須將接觸最低減少7成、最高減少8成」。他還表示「拜託大家一定要避免不緊急的回鄉探親和旅行等跨都道府縣的流動」。
日本還設定了重點推進疫情應對的地區。7日的宣言將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和福岡等7個都府縣列為對象。此次新增加北海道、茨城、石川、岐阜、愛知和京都,將共計13個都道府縣指定為「特定警戒都道府縣」。
隨著將宣言對象擴大至全國,全部都道府縣知事將有權按法律依據請求民眾自行避免外出。16日修訂的政府基本應對方針寫入了全部都道府縣「要積極請求避免參加活動」。還寫入了大規模活動「要求主辦方慎重應對,包括取消和延期在內」。
另一方面,在13個特定警戒都道府縣,可以提出更強的請求。應對方針中強調稱,可以請求設施和店舖停業。
首先發佈「請求」,第2階段可發出「請求與指示」。兩個階段均不伴隨處罰,但第2階段之際可發佈設施的名稱。認為由於影響社會評價,這種措施會有一定的實際效果。13個都道府縣強調稱在家辦公也將「強力推進」。
上述地區與其餘34縣的許可權形成差異。關於請求停業,應對方針寫明「由知事判斷」,但前提是中央政府與知事之間進行協調。無法以34縣的自主判斷迅速實施。日本經濟財政兼再生相西村康稔表示,「疫情擴大並不明顯。或許並未處在馬上需要(請求停業)的階段」。
今後在全國範圍內,鐵路和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將繼續運作。另一方面,很多知事要求避免不緊急的外出和前往臨近都道府縣,預計還將請求推進在家辦公,交通量或將大幅減少。經濟活動的縮小將難以避免。
經銷食品與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和藥妝店將繼續營業。就醫和採購食品、藥品和生活必需品、散步等可視為「維持生活所需」的情況不在避免外出範圍之內。
如果此次的宣言沒能遏制疫情擴大,日本政府可以根據諮詢委員會的判斷,多次延長宣言時限。有分析認為最早將在5月的大型長假前觀察全國狀況,判斷是否延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