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安倍也很難推動日本新冠檢測?
2020/04/15
距離日本國內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已經過去近3個月時間,首相官邸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危機,而以專業知識為後盾的厚生勞動省成為了阻礙的構造很顯著。日本政府內部的步調不統一很可能導致疫情應對愈發滯後。
接受媒體採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10日,首相官邸) |
4月上旬某天,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與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和經濟財政與再生相西村康稔的磋商中表露出不滿:「為什麼PCR檢測數量沒有增加?」同席的厚生勞動省的「醫係技官」並未給出明確的回答。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醫係技官」是指擁有醫生資格,使用專業知識在保健醫療領域制定支柱的技術係行政官員。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檢測對象必須要滿足發燒37.5度以上並持續4天等標準。在各國的檢測人數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這種應對措施顯得有些另類。
在厚生勞動省,提供理論性支援的是擁有醫生執照的「醫係技官」等人。他們以科學依據和專業知識來制定政策方案。關係到國民生命和健康的技官等職務與政治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政治對「醫係技官」人事的介入也比較有限。2017年新設的次官級別的「醫務技監」職務,由鈴木康裕擔任了近3年。
在此次的危機應對中,「醫係技官」等人的獨立性造成行動遲緩。並未儘快根據嚴重程度區分患者、增加檢測人數,而是優先了「擔憂醫療系統崩潰」(輕症住院患者持續增加,導致無法應對重症患者)的一貫立場。
「檢測結果存在誤差,就算是陽性也有8成的人是無症狀和輕症患者」,日本厚生勞動省基於這一見解採取的應對措施招致了海外的批評。4月3日,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稱,「(日本)難以準確掌握患者的比例」,呼籲美國公民回國。
關於「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觀察期限,「醫係技官」的解釋也反反覆復。最初為14天,後來又變成10天或12.5天。「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見解」,對於「醫係技官」大坪寬子審議官的解釋,安倍似乎抱有不滿。
首相官邸期待的治療藥物也是一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