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9.4萬人入境,日本如何防疫?
2021/05/28
在舉辦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可能導致新冠疫情擴大的背景下,日本正以安全運營為目標推進籌備工作。在運動員的防疫措施方面,將阻斷運動員與外界接觸,構建「氣泡式」防疫環境。從6月開始推進日本國內運動員的疫苗接種工作。包括相關人員在內,東京奧運會時將有9.4萬人赴日。限制行動的措施是否有效受到關注。
疫苗數量有限
相關人士最寄予厚望的防疫措施是為代表團等接種疫苗。日本奧委會(JOC)5月26日發佈消息稱,將從6月1日開始為日本代表團接種疫苗。接種對象除了約600名運動員和預計進入代表隊的候補運動員之外,還包括教練,預計約有1600人。
![]() |
接種疫苗並非義務,而是尊重運動員們的意願。將在東京都北區的味之素國家訓練中心實施接種,主要由各比賽團體的隊醫負責接種。據悉,7月23日奧運會開幕之前,預計所有接種對象都會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國際奧會(IOC)認為,由美國輝瑞提供疫苗,奧運會開幕前各國和地區的約8成運動員都會完成接種。日本政府相關人士也充滿期待地表示,「將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日本作為東道主,並非所有奧運相關人員都會接種疫苗。除代表團外,日本奧委會還另外確保了可供約1.8萬人使用的疫苗,主要接種對象限定在直接接觸運動員的人,包括志願者以及裁判等。
東京奧運會期間,預定會場周邊約有8萬名志願者,車站周邊等約有3萬名東京都的城市誌願者提供服務。在接種人數有限的情況下,各項防疫措施必不可缺。
阻斷運動員與外界接觸
包括殘奧會在內,將有約1.5萬名運動員赴日。在日本逗留期間他們將如何行動呢?東京奧組委等表示,將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以控制感染風險。核心措施是阻斷運動員與外界接觸。
按照運動員防疫手冊《The Playbook》,運動員的行動範圍主要限定在奧運村、比賽場館、訓練場館。奧運會期間,運動員需要待在巨大的「氣泡」中度過,不允許前往旅遊景點和外面的餐飲店等。
在出行方面,原則上禁止運動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需要使用巴士等奧運會專用車輛。為了保證防疫措施的有效性,如果運動員違反規定,有可能會被剝奪參賽資格。日本政府將在奧運村等處安排工作人員,監視運動員是否遵守防疫規定。
訪問日本的競技團體及媒體等相關人員的疫情防控措施也需要落實。據東京奧組委預測,約有5.9萬名相關人員參加奧運會,參加殘奧會的約有1.9萬人。為了節儉辦奧運,相關人員的人數已比延期前的預想減半,但仍為運動員的約5倍。相關人員的數量多,比運動員更難以嚴加管理。
![]() |
作為住宿設置,東京奧組委建議相關人員使用奧組委準備好的酒店,也允許他們自己安排住宿。目前東京奧組委正與400家酒店進行交涉。據悉這些相關人員入境日本14天後,可以使用公共交通。奧運會期間,所有運動員每天都要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但這些相關人員的檢測只持續到入境後第3天。以後則根據與運動員的接觸情況,進行檢測。
作為新冠疫情邊境管控措施,運動員及相關人員等前來參加奧運會的人都要提交與滯留場所有關的承諾書。如果不遵守承諾書,日本政府還考慮將其強制遣返。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5月17日表現出強硬的姿態,指出「將對違反事實和居留情況等做出綜合判斷,還可能走強制遣返程式」。
「我們的立場沒變」,美國總統發言人莎琪在5月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支援日本努力舉辦奧運會的方針不變。雖然美國國務院對美國公民發佈了不要前往日本的警告,但美國仍堅持派遣奧運代表團。
確保護士面臨困難
確保服務奧運會的醫護人員也是一大課題。隨著節儉辦奧運,所需要的人手比原計劃減少。但據東京奧組委估算,奧運會每天最多需要230名醫生、310名護士。
原計劃作為重點派遣單位的大學醫院為應對新冠疫情,縮小了派遣規模。人才確保困難,東京奧組委通過日本體育協會徵集擁有專業資格的體育醫生,招到了約400人。據説確保醫生已有眉目。
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表示「醫務工作者已招到8成左右」,但護士還不夠。將向護士學校及醫療類人才派遣公司等廣泛尋求幫助。
日本看護協會在收到奧組委派遣約500名護士的請求後,已要求都道府縣的看護協會提供幫助。不過,進展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因為在新冠疫情下,日本各地方的醫療體制緊張,疫苗接種也需要人手。
茨城縣看護協會在奧運會決定延期前曾答應協調41名護士,但延期後減到了13人。一名看護協會的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醫療現場變得非常艱苦,護士紛紛辭職」。建立奧運會的醫療體制還需要考慮到日本各地區的醫療現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