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設基金應對核處理水導致水産品形象受損

2021/08/12


  圍繞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放問題,日本政府將設立用來應對水産品「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的基金。如果出現水産品銷量下滑或價格下跌等損失,可以使用基金來收購。儘管日本的水産企業正在從2011年核電站事故導致的需求驟減中恢復過來,但政府仍計劃提供長期支援。

     

  由於4月確定了將處理水排入大海的方針,日本政府此前一直在討論風評被害對策。將在8月制定的對策中加入創立基金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中央政府的預算和地方預算必須在一個年度內用完,如果改為基金形式,就可以跨年度使用資金。

    

  創設基金是因為執政黨日本自民黨、公明黨提出了要求。設想2023年春季開始排放處理水,2022年度之前預先設立基金。費用將列入下年度預算的概算要求中。日本政府內部有觀點認為,基金規模將超過10億日元,具體金額會根據基金的計劃使用年限來確定。

    

福島第一核電站

            

  在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部,有人認為金額大一些會讓水産行業人士安心。也有意見認為,因為要儘量避免引起風評被害,規模小一些也沒關係。基金的費用也有可能列入2021年度補充預算案中,提前在2021年度內設立。

   

  關於支援方式,設想使用基金來收購可以冷凍的水産品,等待行情恢復後再出售。無法冷凍的水産品將通過介紹餐飲企業等來提供支援。

   

  購買對象不僅限於福島縣,而是日本全國的水産品。只要有可能産生風評被害,就保留基金。基金不在東日本大地震振興預算內,而是通過一般財政資金加以應對,目的是為實現不設區域和期限的中長期扶持。

       


        

  針對負責核電站事故賠償的東京電力控股,日本政府也要求其儘快公佈出現風評被害時的具體措施。不委託東京電力創設基金,而是由日本政府負責創設,是為了彰顯日本政府在應對處理水排放問題上的負責任姿態。

      

  為了預防風評被害,本身也需要日本政府的不懈努力。

    

  在排放之前,將用海水把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處理水稀釋到100倍以上,把氚的濃度降至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水質標準的七分之一左右。2021年秋季,還將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派遣團評估排放方法的安全性。日本政府將向海內外廣泛宣傳處理水排海已科學證明了安全性。

    

  此外,即使核電站事故已過去10年,中國、南韓等15個國家和地區仍繼續對日本農産品採取限制措施。比如:禁止進口日本海産品和農産品等,以及要求日本提供檢測證明等。

     

  這些國家和地區有可能以日本向海洋排放核處理水為由,強化限制。在日本國內,核事故仍對農産品銷售産生影響。比如:部分量販店減少銷售福島産比目魚等。水産從業者等也反對處理水排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