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年時間決定的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國際標準的1/7
2021/04/13
日本政府4月13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了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廢堆工作的相關閣僚會議,確定了將核電站用地內持續積存的處理水排入大海的方針。據專家分析,處理水雖含有氚,但在科學上是安全的,日本國內外的核電站也向大海排放處理水。從核電站發生事故到作出將處理水排入大海的決定,日本花費了10年的時間,這也反映了東京電力的艱難立場。
實際排放為2年後
「我們認為,應該按照(政府的)判斷,安全且穩步地向前推進廢堆工作」,東京電力社長小早川智明在出席相關閣僚會議後向記者如此説。他表示:「在已經排滿(存放處理水的)存儲罐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用地內,今後將進行更加嚴格的(熔融燃料)碎片清除等工作」。
![]() |
福島第一核電站産生了含有氚水的處理水,被存放在存儲罐裏 |
因日本政府已作出決定,東京電力將為把處理水排入大海制定相關方針。關於排放流程,需要走完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的程式,完成管線設備工程等,實際開始排放的時間要到2年以後。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2011年3月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發生了爐心熔毀事故,同時也産生了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水。東京電力利用專用裝置去除了污染水中的主要放射性物質,但處理水中仍含有放射性物質「氚」。氚水比水稍重,幾乎無法區分出來,以目前的技術來説,氚水與水混合後極難分離。
國外核電站也向大海排放氚水
日本將普通核設施中産生的氚水排入大海時的限制標準定為每升6萬貝克勒爾。其依據是制定國際輻射標準的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將被輻射量限度定為每年1毫西弗。即便持續每日飲用2升,也遠遠低於對健康産生影響的水準。東京電力在向海洋排放存儲罐中的處理水時,會在排放前用海水稀釋到100倍以上,使氚含量降至每升1500貝克勒爾以下。這是日本國家標準的四十分之一。
![]() |
其他國家的氚標準值不同,關於飲用水的上限值標準,澳大利亞為每升7萬6000貝克勒爾,世界衛生組織(WHO)是1萬貝克勒爾,俄羅斯為7700貝克勒爾。日本此次排放濃度的水準是世衛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的七分之一,有些國家的飲用水標準甚至比日本的海洋排放標準還要寬鬆。
![]() |
東京電力社長小早川智明回答記者的提問(4月13日上午) |
世界的普通核電站和再處理工廠也會産生氚水,電力公司等用海水稀釋到各國的標準值以下之後將其排入大海。實際上,中國和南韓也將含有氚的水排入大海。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的數據,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存儲罐中存放的處理水的氚含量為860萬億貝克勒爾,相當於南韓月城核電站6~7年的排放量,是法國的再處理工廠不到1年的排放量。這些國家並未發現處理水對環境造成影響。
氚也是由宇宙照射下來的放射線自然産生的物質。由於土壤和大氣中也存在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因此處理水排入大海帶來的環境影響被認為可以忽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2020年2月就日本將處理水排入大海指出,「這是基於科學分析的結果,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南韓、中國等繼續停止進口農産品
不過,香港、中國大陸、台灣、南韓、澳門及美國6個國家和地區現在仍停止進口由日本東北及關東等部分都縣生産的食品。日本政府表示「沒有採取進口限制的科學依據,要求繼續停止進口的國家和地區取消禁令」。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採取進口限制的有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佔3成的15個國家和地區仍保留停止進口及要求提供檢測證明等限制。
決定排放科學上認為安全的核處理水要花費10年時間,為何當地還要擔心「風評被害」(指因揣測、傳聞導致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受到牽連和損害)及遭遇其他國家的反對呢?背景是圍繞核電站相關流程對東京電力不信任,以及日本政府完全交給東京電力,遲遲沒有行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