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衰退期臨近,經濟方程式在變

2021/09/01


  全球人口的爆炸式增長走向終結,將首次步入下坡路。由於經濟發展和女性進入社會,世界正進入低生育社會。經過工業革命、以人口增長為東風持續發展經濟的黃金期已成為過去。人類將摸索新的經濟繁榮方程式。

 

  人口2064年達到頂峰

   

  世界人口將以2064年的97億人為頂峰轉為減少——美國華盛頓大學2020年7月發佈了這個令人震驚的預測。

     

   

  到2050年,在世界195個國家和地區中,151個將難以維持人口規模。聯合國此前估算稱「到2100年將增至109億人」,但出生率或將超預期下滑。

    

  在人類30萬年的歷史上,雖然寒冷期和瘟疫曾導致人口一時減少,但衰退期將首次到來。華盛頓大學的健康指標評與估研究所(IHME)主任克里斯多福·默里(Christopher Murray)預測稱,如果出生率不恢復,「人類遲早將滅亡」。

   

   

  危機就在眼前。在1960年代後半期,世界人口增長率達到最高的2.09%,但在2023年將約80年來首次跌破1%。在2017年,15~64歲的勞動力(勞動年齡人口)的增加率低於1%,世界上約4分之1國家的勞動力已開始減少。

     

  ▼「雖然想當母親……」,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經營童裝店的阿薩德(音譯、37歲)沒有孩子,而她的父親有11個兄弟。如今伊朗女性的大學升學率達到逾6成,已經超過日本,結果反而少子化加劇。

      

  ▼在2017年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越南。1月起分階段提高了退休年齡,到2028年將提高至62歲。老齡化的陰影籠罩發展中國家。

              

  ▼在「反移民」的東歐國家匈牙利。人口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不得不放寬了外國人的勞動許可。2019年外國人在匈牙利的工作許可數達到4年前的約6倍,社會已經離不開移民。

     

  最明顯的是中國。華盛頓大學預測稱,最早2022年中國人口將開始減少。到2100年,將從現在的14.1億人銳減至7.3億人。到2100年,日本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萎縮至不到一半。

     

      

  人口減少因新冠病情而加速

     

  新冠疫情將加劇人口減少。2020年日本的出生人數比上年減少3%,降至84萬人,創出189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新低。就業和醫療等方面的擔憂擴大,美國的出生人口也降至361萬人,達到41年來最低水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分析稱,「如果失業率提高1個百分點,出生率將下降1%」。

 


       

  人口是經濟繁榮的基礎。以1800年的英國為例,通過工業革命實現經濟增長和糧食的大量生産,醫療和衛生環境也大幅改善。人口在100年後增至約4倍成為英國獲得世界主導權的原動力。

       

  世界人口在1800年僅約10億人,如今達到78億人。在人類歷史上,人口爆炸式增長只有最近200年。迅速增長的人口曾引發擔憂。智囊機構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1972年曾警告稱,由於人口增長和環境污染,在100年以內將迎來「增長的極限」。

           

  改變人口增長趨勢的是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和加速進入社會導致生育率下降。1名女性一生生育的孩子數量(總和生育率)2017年為2.4,逼近人口無法增長的2.1。

   

       

  人口減少時代面臨新的難題。以人口增加為前提的養老金和社會保障制度將被迫轉型。如果勞動力減少,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也不再適用。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作為人口爆炸副産物的環境問題和資源枯竭的危機或許會緩解。人工智慧(AI)等數位技術將成為提高生産效率、彌補勞動力短缺的武器。

    

  即使對於早早進入人口減少社會的日本來説也是改革的機會。能否拋棄此前的思維,大膽轉變為即使人口減少也能維持增長的社會?歷史人口學者、靜岡縣立大學校長鬼頭宏前預測稱,「這是進入下一個文明系統的轉型期。是成功跨越還是走向沒落,現在是分水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