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症狀感染增多,打完兩針疫苗仍中招

2021/09/16


  在日本,沒注意到感染新冠病毒、仍在過正常社會生活的「無症狀感染者」越來越多。東京都在鬧市區等進行的免費檢測結果顯示,最近的數值上升到了7月上旬的12倍。背景是「行政檢測」(政府實施的新冠檢測)能力跟不上,民間檢測又沒有獲得充分利用。也有在接種完新冠疫苗後感染的「突破性感染」,日本需要掌握無症狀感染者的狀況。要想經濟恢復正常化,需要擴充檢測體制和接種疫苗雙管齊下。

       

  「由於不能迅速接受檢測,有可能潛藏著大量感染者。需要進一步強化檢測體制」。在東京都9月9日召開的監測會議上,專家對因新冠檢測滯後而導致感染擴大表達了擔憂。

    

  這種擔憂是有數據支撐的。東京都在鬧市區及企業等面向希望檢測的人免費進行了新冠病毒「監控檢測」。截至9月5日1周內的陽性率為0.64%,也就是説每10萬人口就有640人感染。幾乎全部是無症狀感染者。

   

   

  另一方面,東京都面向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政檢測最近1周內發現的陽性者為每10萬人口中有62.5人(截至9月14日)。通過監測發現的陽性者是其10倍,可見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沒有發現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仍在正常生活。

      

  長崎大學研究所教授柳原克紀針對監控檢測指出「正以有感染風險的場所為中心進行檢測,容易出現高陽性率」。柳原教授在東京感染症對策中心(東京iCDC)內的專家委員會上探討了檢測體制等。

     

  監控檢測的陽性率在截至7月11日的1周內為0.05%,後來2個月就達到了原來12倍。柳原教授表示,「這無疑反映了在傳染性強的德爾塔變異病毒蔓延的第5波疫情下、無症狀感染者增多的感染情況」。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調查,9月1~3日的約4.2萬名新增感染者中,已接種完兩針疫苗的感染者為2568人,佔到整體的6%。這是在表現出症狀的感染者中所佔的比例,可能還有很多接種兩針疫苗的無症狀感染者。

       

  如果無症狀感染者外出,可能會擴大疫情傳播。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東京都需要進一步擴充目前1周只有2萬人次左右的市內檢測規模。

    

  東京都的監測會議除了指出新冠檢測無作為以外,還指出了行政檢測規模小的問題。東京都一天的行政檢測能力在緊急狀態下最高為9.7萬人次。在單日新增感染人數猛增至5000多人的8月,檢測量大的時候也只有2.5萬人次左右,只有最大能力的26%。

        


          

  檢測規模沒有增長的最大原因是隨著德爾塔變異病毒蔓延,保健所的業務繁忙。東京23區的保健所負責人表示「光為發燒病人做檢查和辦理住院就已經滿滿噹噹了。沒有能力檢測新冠密切接觸者」。

      

  按道理,針對陽性人員應該從發病前2天開始追溯他們的行動軌跡,調查接觸情況,鎖定密切接觸者並實施行政檢測。目的是通過廣泛撒網,儘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防止疫情擴大。   

    

  由於感染人數猛增,各地保健所需要護理居家療養人員和協調住院狀況等,業務增多。密切接觸者被置之不顧的情況增加。

    

接受東京都免費的新冠病毒「監控檢測」的人們(9月3日,東京)

    

  日本全國呈現出同樣的趨勢。在日本全國,政府的核酸檢測(PCR檢測)能力為每天約23萬人次,但8月實際檢測量最多的一天只有16.6萬人次(最大能力的72%)。

    

  自費檢測的數據也遲遲沒有得到應用。為了旅行或出差,在民間新冠檢測機構接受核酸檢測的人越來越多。日本木下集團在各地運營著15個檢測中心,這些檢測中心8月下旬的預約率上升到了90~100%。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自費檢測的單日核酸檢測能力為10萬人次。在截至9月11日的約1個月時間裏,行政檢測為381萬人次,自費檢測為223萬人次。但很多地方政府並沒有把自費檢測數據納入疫情分析。原因是,地方政府認為自費檢測精度參差不齊,判定結果有時會出現錯誤,因此存在擔憂。

    

  2月修訂的日本《感染症法》規定,民間檢測機構要向都道府縣報告包括陰性在內的檢測結果,但東京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數據「並未用於疫情分析」。

    

  柳原教授指出,「要掌握疫情蔓延的預兆,並準確出台對策,必須收集大量數據,包括民間機構的檢測數據。應通過提供補貼等,提高民間檢測機構的檢測品質,建立想檢測的人都能接受免費檢測的體制,這一點非常重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