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金融制裁1個月效果如何?
2022/03/30
日美歐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制裁已過去1個月。盧布暴跌、外匯枯竭、嚴重通貨膨脹導致俄羅斯國民生活日益困難,經濟陷入急劇衰退的可能性很高。另一方面,有觀點指出俄羅斯正在利用「隱形資産」緩解制裁的影響。為了防止俄羅斯逃避制裁,歐美將考慮追加措施。
金融制裁把俄羅斯剔除出以美元為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尋求癱瘓俄羅斯經濟。把俄羅斯的大中型銀行排除在國際結算網「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之外,同時凍結了俄羅斯的外匯儲備。
![]() |
俄方主張自身約64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近一半,即3000億美元因制裁而無法取出。因此俄羅斯難以通過外匯干預來支撐盧布的價值。
盧布兌美元匯率在2月中旬為1美元兌70.5~71盧布區間,在3月7日一度暴跌至兌150盧布。俄羅斯採取了對抗措施,例如央行大幅提高基準利率,還要求日美歐等「不友好國家」以盧布支付天然氣的購買費用等。目前匯率反彈至1美元兌約100盧布,但從歷史上看仍處於低點。
![]() |
美元短缺對俄羅斯民眾的生活投下陰影。俄羅斯中央銀行3月9日決定實施有關外匯交易的限制。為了彌補國內的美元短缺,把個人存款者從美元帳戶取現的限額定為1萬美元以下,取出更多美元時需兌換為盧布。限制措施截至9月9日,為期半年。
在網際網路的公告板和聊天軟體「Telegram」上,在俄羅斯央行的限制措施出台後,個人提取美元和歐元的帖子大幅增加。俄羅斯媒體報導稱,在這種「黑市交易」中,1美元一度漲至約200盧布。
貨幣貶值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2~18日,通貨膨脹率比上周提高1.93%,在俄烏衝突後維持約2%的上升,相比3月初上升5.38%。
![]() |
盧布(REUTERS) |
俄羅斯的獨立報紙《新報》(Novaya Gazeta)3月17日根據對讀者實施調查的結果報道了「砂糖從貨架上消失」等呼聲。據稱即使是賣砂糖的店舖,也每人平均限購2∼10公斤。
此外,複印紙等商品也在漲價。俄羅斯媒體報導稱,在2月24日以前,500張A4紙的價格為250~280盧布,但到3月21日漲至1000~1500盧布。海外的大型造紙企業停止在俄羅斯銷售等原因産生影響。
俄羅斯尋找美歐制裁的漏洞
制裁雖然對俄羅斯的實體經濟造成了影響,但還難以全面判斷對於切斷軍費籌集手段和使其喪失戰意等主要目的的實現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效果。
俄羅斯有可能將數百億美元規模的美國國債隱藏在海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發行的外交雜誌《外交事務》(電子版)3月刊登了提出上述分析的報道。
觀察美國財政部的各國和地區的美國國債持有的統計數據,俄羅斯的持有餘額自2018年3月至同年5月銳減約810億美元(84%)。但是,俄羅斯方面的統計顯示,美國國債的出售額僅為約430億美元,CFR認為差額被俄羅斯利用經由仲介機構等方式,偷偷轉移至其他地方。
據稱在同一期間,擁有證券結算機構歐洲清算中心 (Euro—clear)的比利時和代表性「避稅天堂」開曼群島的美國國債持有額分別激增至200億美元規模,有可能成為轉移目的地。
此外,指出俄羅斯央行在開始入侵烏克蘭之前的2021年12月,將存在海外央行等的存款餘額增加約410億美元。還有觀點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很有可能成為承接機構。CFR提出看法稱,在同一時期,比利時的美國國債持有額增加470億美元,俄羅斯以迂迴方式增加了美國國債的「隱蔽持有」。
負責分析工作的CFR的Benn Steil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指出,「如果中國為一系列交易提供幫助,俄羅斯就能出售(在海外持有的)美國國債,獲得美元資金,很難從外部核查俄羅斯的行動」,呼籲「歐洲清算中心需彙報美國國債持有的每日變動情況,確認作為客戶的金融機構是否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
另一方面,歐洲清算中心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完全沒有受理2月28日以後受到制裁的俄羅斯相關結算」。
關於剔除出SWIFT,最大的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和能源部門有優勢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仍未被納入對象。這是因為如果將其從結算網中完全剔除,存在對歐洲的天然氣採購等造成影響的隱憂。對象的擴大是七國集團(G7)推進新一輪制裁的討論課題,但德國等態度慎重。
針對採用加密資産(虛擬貨幣)逃避制裁,歐洲中央銀行(ECB)的總裁拉加德指出,俄羅斯的企業和個人「明顯正在將手頭的盧布變為加密資産」。能在多大程度上高效封堵漏洞?美歐日的團結也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齊藤雄太 紐約、南毅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