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對俄SWIFT制裁是一劑「猛藥」
2022/02/28
歐美將大幅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將把俄羅斯的大型銀行從國際結算網路中剔除,還將對俄羅斯中央銀行發起制裁,「使盧布暴跌」(美國政府高官)。在能源方面依賴俄羅斯的歐洲此前對強有力的金融制裁持消極態度,由於俄羅斯沒有放鬆進攻烏克蘭,歐洲開始轉向強硬姿態。
歐美將把俄羅斯部分銀行從國際結算網「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中剔除出去。美國已對俄羅斯最大銀行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等實施限制美元交易的單獨制裁。另外,如果將俄羅斯剔除出有1萬多家金融機構加入的SWIFT,盧布與歐元、日元、人民幣等所有貨幣的結算事實上都將無法實現。
![]() |
將銀行剔除出SWIFT在制裁伊朗時取得了效果。在伊朗核開發計劃導致局勢越來越緊張的2012年和2018年,美國曾將伊朗銀行從SWIFT剔除。伊朗國內生産總值(GDP)在2018年大幅下跌至-6%,伊朗貨幣里亞爾的價值也暴跌至原來6分之1。
不過,比起伊朗,制裁俄羅斯將給全球造成的衝擊更大。伊朗的GDP不過約20萬億日元,而俄羅斯GDP約150萬億日元,經濟規模是伊朗的約8倍。尤其是歐洲的能源採購依賴俄羅斯,4成天然氣由俄羅斯生産。如果將俄羅斯從SWIFT剔除,在對俄羅斯的經濟活動構成打擊的同時有可能會影響歐洲的能源採購。
![]() |
德國雖然接連決定凍結德俄的天然氣管道計劃、向烏克蘭出口武器,但此前一直沒有贊同將俄羅斯剔除出SWIFT。
最終使得德國改變謹慎姿態的原因是俄羅斯沒有停止對烏克蘭的進攻,戰火越燒越烈。歐洲主要城市也迅速暴發支援烏克蘭的大規模遊行,對制裁俄羅斯一度持謹慎態度的義大利和匈牙利首相也傾向於考慮不得不將俄羅斯剔除出SWIFT。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