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睡眠時間首次增加,這個縣最長
2023/02/07
在已開發國家中,日本人的睡眠時間最短。有説法認為,睡眠不足會導致生産效率降低。日本總務省的社會生活基本調查顯示,在新冠疫情下的2021年,日本人的工作日睡眠時間自1976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增加。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探究了地區差異和睡眠時間發生變化的背景原因。
從日本人2021年的工作日睡眠時間來看,10歲以上男女的全國平均水準為每天462分鐘(7小時42分鐘),比2016年的上次調查增加13分鐘,15歲以上男女的全國平均睡眠時間也有所增加。10歲以上人群是1996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增加,15歲以上人群是1976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增加(注:社會生活基本調查自1996年起將對象擴大到10歲以上人群)。
![]() |
從不同都道府縣來看,青森縣睡眠時間最長,達到480分鐘(8小時)。其次是高知縣(477分鐘)、秋田縣和鹿兒島縣(均為476分鐘)。另一方面,睡眠時間最短的是神奈川縣,只有454分鐘。其次是東京都(455分鐘)、靜岡縣和兵庫縣(均為458分鐘)。
![]() |
睡眠時間排名靠前的是農業縣,特點是很多人的住處靠近工作地點、通勤和上下學時間短。青森縣的統計負責人指出,「我縣境內農村地區多,生活方式和大城市不同。工作結束後的消遣方式有限,可能也導致睡覺時間早」。
另一方面,排名靠後的很多是通勤和上下學時間普遍較長的大城市圈。呈現出來的傾向是,越是通勤和上下學時間短的都道府縣,睡眠時間越長,通勤和上下學時間在40分鐘以上的8個都府縣的平均睡眠時間為459分鐘,而通勤和上下學時間不到30分鐘的9個道縣平均長達471分鐘。
與2016年的調查相比,除了秋田縣持平以外,其他46個都道府縣的睡眠時間都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是埼玉縣,延長了23分鐘。千葉縣也大幅增加了20分鐘,增幅排在第3位,神奈川縣增加了13分鐘。福岡縣(增加19分鐘)、愛知縣(增加18分鐘)、大阪府(增加12分鐘)、東京都(增加12分鐘)等主要大城市圈都增加了10分鐘以上,越是衛星住宅區(bedtown)色彩濃厚的縣,睡眠時間增加的越多。呈現出來的傾向是,越是通勤和上下學時間縮短幅度大的都道府縣,睡眠時間的增加幅度越大。
![]() |
在新冠疫情下,遠端辦公迅速普及,可能睡眠時間因為通勤和上下學時間減少而略有增加。從各年齡層的睡眠時間的增加幅度來看,在職群體比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大幅延長。這使得地區之間的差異縮小,睡眠時間最長的青森縣和最短的神奈川縣相差26分鐘,差距小於2016年(39分鐘)。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1年的調查顯示,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小時22分鐘,在30個成員國中最短。比成員國的平均水準(8小時24分)短1個小時左右。如果今後日本人的睡眠時間持續增加,可能會對改善生産效率做出貢獻,但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大久保敏弘指出,「新冠疫情下通勤時間和工作時間減少,睡眠時間很有可能是暫時性延長」。
當前,遠端辦公的實施率確實增長乏力,很難預測通勤時間今後是否會繼續減少。而且通勤時間只有勞動時間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壓縮餘地十分有限。大久保認為,「日本的勞動時間本來就比較長,日本人忙於各種會議、事務工作和雜事,而且還面臨人手短缺。只要這一點沒有改變,睡眠時間就不會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