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戰停火70年,朝韓經濟實力相差54倍
2023/07/28
7月27日是朝鮮戰爭停戰70年的日子。從2021年朝鮮和南韓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來看,南韓是朝鮮的54倍。朝韓之間的人員往來也斷絕,以統一為目標的藍圖變得更加難以描繪。
![]() |
朝鮮把7月27日定位為祖國解放戰爭勝利日。為了參加紀念活動,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訪問朝鮮,並於26日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舉行會談。中國共産黨政治局委員李鴻忠也訪問了朝鮮。對朝鮮來説,這是2020年新冠疫情擴大以來的首次面對面外交的機會。
另一方面,南韓總統尹錫悅27日來到釜山的聯合國紀念公園,在朝鮮戰爭中陣亡的「聯合國軍」士兵慰靈塔前獻花,這是現役總統的首次。
7月26日舉行了美國保管的7名朝鮮戰爭陣亡士兵遺骨的歸還儀式。
![]() |
在聯合國紀念公園獻花的南韓總統尹錫悅(7月27日,釜山,Reuters) |
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後的70年裏,朝鮮和南韓也有過以正式統一為目標的時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障礙越來越大。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統計顯示,1970年朝鮮的每人平均GDP為328美元,南韓為276美元,朝鮮高於南韓。
當時的朝鮮鞏固了金日成體制並強化獨裁,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重工業。而選擇資本主義道路的南韓並未從最貧困國家中擺脫出來,利用日本按照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提供的資金快速推進了鋼鐵廠等的建設。
南韓到1980年代迎來了被稱為「漢江奇蹟」的快速經濟發展期。培育了三星電子及現代汽車等全球性企業,形成了與已開發國家相匹敵的經濟實力。
朝鮮一直無法解決居民的吃飯難題,持續向軍事開發投入很多國家預算。2021年南韓每人平均GDP達到3萬4940美元,而朝鮮只有644美元。
1990年實現統一的德國,在統一前東德的每人平均GDP只有西德的40%左右。遠超東西德的經濟差距增加了朝鮮半島統一的障礙。
![]() |
2000年代,曾有在朝鮮開城共同開發工業園區等朝韓融和的舉措。據南韓統一部介紹,朝韓往來人數在2008年峰值時達到18萬人以上。訪問工業園區的南韓人佔大多數。
隨著朝鮮開展核實驗及發射彈道導彈,2016年工業園區關閉,訪問人數驟減。2021年訪問人數變為零。
南韓總統尹錫悅改變了文在寅前政府試圖與朝鮮融和的方針,採取對朝鮮施壓的路線。朝鮮也加強對抗,表示從南韓「不管任何人物都不允許入境」等。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最近在談話中稱南韓為「大韓民國」而非「南朝鮮」。據南韓統一部介紹,朝鮮在公開談話中使用「大韓民國」的表述史無前例。有觀點認為,朝鮮已不再將南韓視作統一的對象,而完全視作另一個國家。
南韓輿論也發生了變化。南韓總統的諮詢機構——民主平和統一諮詢會議面向13歲~18歲的青少年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回答「需要」朝鮮半島統一的佔53.8%。面向成年人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回答需要統一的佔73.7%,年輕人明顯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甲原潤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