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生無子」的女性最多或達42%,男性50%

2023/08/14


      據推測,從日本2005年出生的女性(2023年為18歲)來看,一生中不生孩子的比例最高可能達到42%。男性則更多,可能達到5成左右。這在已開發國家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水準。不生孩子的人增加不僅會通過少子化導致人口減少,還會迫使以家庭相互支援為前提的社會保障制度發生變化。

 

      人口學將50歲時沒有孩子的女性視為「終身無孩」。由於男性與女性相比通常擁有更長的生殖期,因此很難按年齡來定義終身無孩,但據了解,在許多國家,男性的無孩率高於女性。

    

     

      最新的推算值預計將納入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簡稱:日本社人研)發佈的2023年未來人口推算報告。

  

      以2005年出生的日本女性(2023年為18)為例,根據有孩子的人最少這一假設(悲觀假設)50歲時無孩率將達到42%。即使假設為最多(樂觀假設),也達到24.6%。兩者之間的中等程度的假設(中性假設)33.4%,也就是説3人中可能有1個人度過沒有孩子的一生。

  

      如果是男性,由於未婚率高於女性,因此終身無孩率也將比女性高出約10%。男性最多將達到5成左右,可能每2人中就有1人沒有孩子。

  

在已開發國家中,日本女性的終身無孩率也顯得突出

   

      在歐美的已開發國家,不生孩子的人也越來越多。背景是不把生孩子放在第一位、而是重視自我實現等價值觀的變化。

   

      從1970年出生的女性(2023年為53)來看,日本以外的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終身無孩率分別為12成左右,而日本達到27%,明顯更高。如果歐美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今後日本的無孩率有可能達到這一數字的2倍以上。


  

      在英美和德國,近年來終身無孩率上升的勢頭正在減弱。有觀點認為,工作和育兒容易兼顧的環境正在形成,認為「至少要有一個孩子」的人開始生孩子。

  

      日本也提出了以勞動方式改革為代表、大力完善環境的方針,但年輕人的結婚和生子的意願正在下降。日本社人研的2021年的出生動向基本調查顯示,在日本的年輕未婚者中,認為一輩子單身也挺好的人急劇增加。工資的低迷和對未來的不安等根深蒂固。

  

      在中國和南韓,最近數年出生率也在急劇下降,但與日本相比開始下降的時間較晚。日本將首先面臨終身不生孩子的老年人不斷增加的社會。

  

      日本存在假定每個人都具有家庭成員的社會制度。例如,在進入醫療或護理設施時,可能被要求提供身份擔保人。如果沒有親人的話,也很難租到房子。

  

      熟悉社會保障的日本一橋大學教授小鹽隆士表示:「在養老金、醫療、護理和生活支援等所有領域,如何構築即使沒有家人也不會面臨不利的安全網,(日本政府等)應該與財源一起儘快啟動討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山繪里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