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不生孩子的理由
2023/03/3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月報道了《日本27%的50歲女性「一生無子」》的新聞,在日本的社交網站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在中國也受到了關注。為了能聽到更具體的意見,日本經濟新聞2月在日本實施了讀者問卷調查。通過這些總數超過5000條的開放式回答,可以看到日本人對生育孩子的不安和放棄,以及沒有孩子的人所承受的負擔。
![]() |
「日本政府和社會,不會改變」
「在日本找不到養育孩子的希望」。
在向沒有孩子的人詢問「無孩理由」的開放式問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年輕一代的不安和放棄。
開頭那句話是一位20多歲的男性(正式員工,已婚)的回答,他接著寫道:「基於人口這一確切的數值,在今後將進入衰退期的日本出生的孩子會很可憐,我無法完全承擔起責任」。在回答另一個問題「對社會有什麼期望」時,他只寫了「日本政府和社會,不會改變」。
在無子女的人當中,有的人想要孩子卻沒有生育,有的人原本就不想要孩子。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3成左右的人回答稱「不想要孩子,以前也不想要」。在詢問其理由的開放式問題中,也出現了很多悲觀的內容。
![]() |
這些內容包括「只有女性在職業生涯中有空白期,這一點無法理解」(20多歲的女性,正式員工,未婚),以及「賺的錢只夠自己生活」(30多歲女性,正式員工,已婚)等。
悲觀的理由似乎也反映出上一代人辛苦育兒的影響。
理由包括「我母親抱有‘本來很想進入社會得到認可,但還是成了全職主婦’的遺憾。我在長大的過程中總感覺到‘養育孩子就會犧牲自己’」(50多歲的女性,正式員工,已婚)等。
「大男人主義家庭」
還有很多人給出的理由是家庭成長環境。
比如,「我在大男人主義家庭長大,想像不出各自承擔任務來生活的家庭狀態」(20多歲女性,正式員工,未婚),以及「父母關係不和睦」(20多歲男性,正式員工,未婚)等。
「無論有沒有孩子,都有信心度過快樂的人生」(30多歲女性,正式員工,已婚)等積極的回答比較少。
![]() |
在詢問沒有孩子的人「對社會有什麼期望」的開放式問題中,大家最希望的是漲工資。其他還有多種回答,包括「減少加班」「取消調職」等勞動方式的調整以及「允許選擇夫妻不同姓」。
![]() |
「沒有孩子的困擾是什麼」的開放式問題反映出了社會容易忽略的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