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和僑
2013/11/19
紮根中國的日本人
大高勇氣曾為學習中國烹飪來到中國,卻接觸到了種類豐富、博大精深的中國茶。也因此在廣州等地開起了銷售有機茶的茶葉店好教室。大高稱,「有機茶的茶農非常辛苦,卻因為假冒産品氾濫而得不到應有的收入」,因此他9月份成立了對有機茶栽培進行支援的NPO法人,並將部分銷售茶葉的款項用於資助安溪縣的栽培活動。
![]() |
正在福建省安溪縣採茶的大高先生 |
竟有日本人對中國茶如此癡迷,這也深深地打動了當地的中國人。在2012年9月中旬中國各地爆發反日遊行時,一位中國常客坐在茶葉店試飲的地方久久不離去。當大高和他打招呼時,這位男性出人意料地説:「我們一定會保護你的,因為沒人像你這麼熱愛中國茶了」。
如今,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超過了15萬。主要以日企的駐華員工及其家屬為主,但立足當地進行創業的日本人也在不斷增加。「太甜事務所」的老闆太田元子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於6月份在廣州開始了一項業務,即把對日本感興趣的中國會員聚集到一起,幫助日本企業進行産品測試與服務。
中日關係對立似乎難以在短期化解。儘管如此,太田女士認為「中國年輕人依然非常關注日本企業的優質産品」,於是下決定為雙方牽線搭橋。目前她的會員已超過1500人,同時日本食品廠家和大型文具廠商等客戶也在不斷增加。
![]() |
在廣州市開設事務所的太田女士 |
效倣「華僑」
長久以來,中國人不斷地走向海外,並在當地成為從事商業和農業的華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華僑及後裔已經達到4千萬人,其中70%集中在東南亞。從事中國華僑研究的廣州市暨南大學的曹雲華教授認為:「進入東南亞的中國企業,許多情況下都是由當地華人企業&&負責産品銷路,並提供如何與當地政府打交道的建議」。
華人企業當中還誕生了像泰國正大集團那樣的大型財團。在太多語言和文化障礙的中國房地産、流通以及食品等領域,正大集團也正積極展開投資。儘管日本政府試圖通過加強與東南亞的合作來牽制中國,但中國與東南亞已經通過龐大的華僑和華人群體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效倣華僑這一名稱,在中國創業的日本人成立了名為「和僑會」的交流組織。最先於2004年在香港成立,隨後又在中國各大城市相繼設立。2006年成立的深圳市和僑會還邀請講師,每月舉辦一次講座等活動。10月份還舉辦了由打算創業的人發表創業構想,再由前輩經營者給出建議的活動。
「儘管在歷史和規模上都比不上華僑,但還是希望通過相互合作,擴大日本創業者這一組織」,在深圳市經營一家飲用水企業的和僑會成員熨斗麻起子女士説。在政府與企業中的知日派越來越少的中國,「和僑」們希望在中日間搭建起新的溝通橋樑。
(桑原健 廣州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