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匯率34年來新高,全球爭相確保資金

2020/03/20


       外匯市場上,美元匯率創出了34年來的新高。原因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全球大流行,獲取作為軸心貨幣的美元資金的趨勢正在加強。美元的迅速升值有可能加深信用緊縮,還將對依賴海外資金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構成打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3月19日做出了也向新興市場國家提供美元資金的決定,但市場的反應並不明顯。

     

美元的供不應求正在加強(reuters)

  

      國際清算銀行(BIS)19日發佈的考慮世界貿易量的名義有效匯率顯示,美元匯率17日超過2002年的高點,創出了達成「廣場協議」的第二年、即1986年以來的新高。美元升值18日以後仍在加速,對日元匯率19日創出了1美元兌110.5~110.9日元。再加上資源價格暴跌,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升值也很劇烈。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之前起,美元原本就處於升值趨勢。再加上大流行,近期短期的美元資金需求擴大,美元匯率急劇上升。企業日趨難以在市場上籌集短期資金,而在銀行間,美元的短期資金也變得緊張,正在招致利率上升。美國的投資者正在加強拋售海外的資産、將資金轉回美國的趨勢。所有金融資産的價格波動都很劇烈,這也在導致美元需求的迅速擴大。

  

 

      這是在2008年的雷曼危機以來,首次出現所謂的「糟糕的美元升值」現象。如果作為軸心貨幣的美元難以籌集,世界各銀行的投資和放貸將受到影響。還將給對沖基金的投資産生影響,有可能加大股價和債券等金融資産的價格波動。

  

      另外,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打擊也很明顯。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新興市場國家的美元計價債務達到3.78萬億美元,在10年裏增至2倍以上。如果美元持續升值,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償還負擔將隨之加重。此外,資金正在從新興市場國家流出,企業如果不支付比此前更高的利息,就難以借到資金。貨幣貶值將招致通貨膨脹,動搖經濟的基礎。

   


 

      美聯儲19日決定,攜手巴西等9國的中央銀行,注入美元資金。採取的機制是在美聯儲和各央行之間互換美元和當地貨幣,由各央行向各國的金融機構注入美元。此前這一協定僅限於日本銀行(央行)等已開發國家,但鑒於目前美元供不應求,採取了緊急舉措。

  

      但在緊急舉措發佈後,美元仍在升值。不但獲取美元的勢頭並未減弱,「美元的賣出委託也非常少」(外匯經紀商)。美聯儲3月15日將基準利率下調至0.00~0.25%,用盡了通過追加降息推動美元貶值的手段。但仍處於難以通過政策給美元升值踩下煞車的局面。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相繼降息,在利率差方面,美元更容易升值。

  

      3月19日歐美感染者持續激增。如果疫情的平息需要較長時間,美元將進一步升值,通過匯率對世界經濟造成打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後藤達也 紐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