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下跌的3大原因
2022/03/16
中國股市正面臨強勁的拋售壓力。在3月15日的香港股票市場,恒生指數較前一日下跌5.7%,創出2015年7月以來、6年零8個月來的最大跌幅。中國大陸的上證綜合指數也創出約2年來的最大跌幅。原因是中美當局對中國高科技企業收緊監管、中國對俄羅斯軍事支援問題的餘波、新冠疫情再次蔓延這3股逆風正在襲來。
恒生指數15日的收盤價跌至2016年2月以來、6年來的低點。同一天上證綜合指數也連續2日下跌,跌至2020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 |
拋售明顯增加的是高科技股。由高科技股構成的香港恒生科技指數繼14日下跌11%之後,15日也下跌8%。該指數與2021年2月的高點相比,在1年多時間裏跌至3分之1。
美國納斯達克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也在14日下跌12%,連續3個交易日出現逾10%的下跌。該指數創出2013年7月以來、約8年零8個月來的新低。
如果觀察個股,騰訊控股在香港市場下跌10%,創出3年零2個月以來的新低。阿里巴巴集團下跌12%,連日刷新2019年11月在香港上市以來的低點。
在3月15日的東京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貶值至1美元兌6.4元人民幣區間,創出2021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投資者「遠離中國」的動向顯得突出。
背後存在3個隱憂。首先是中美當局對高科技企業收緊監管。14日,美國媒體等報導稱,中國政府發現騰訊的「微信支付」違反反洗錢規定。被指出可能被處以至少數億元的罰款。
11日有消息稱,滴滴出行也被當局指出安全和數據洩露的問題,已停止在香港上市的籌備工作,這也成為利空因素。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周根據2020年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發佈了有可能從美國市場下市的中國企業名單。被點名的從事半導體開發的盛美半導體(ACM Research)等遭到拋售。
第2個隱憂是警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對中國的經濟制裁。美歐媒體截至13日報導稱,俄羅斯請求中國提供武器等給予軍事支援。雖然中國方面的態度並不明確,但美國政府強調稱,「不允許(中國)補償俄羅斯蒙受的損失」。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西濱徹指出,「如果中國和俄羅斯的接近加強,美歐的經濟制裁的矛頭有可能瞄準中國」。中國的高科技産業所需的零部件採購或將受到限制。
第3個隱憂是新冠疫情重新蔓延。在中國,據稱上週末新冠新增感染人數刷新歷史紀錄。汽車工廠所在的吉林省長春市和半導體生産基地匯聚的廣東省深圳市等啟動了實質性的封城。
市場上有觀點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率將下行。摩根士丹利表示「封城是中國政府相比經濟、更加重視新冠防控的明確信號。供應鏈的交貨期或將延長,消費也可能持續走弱」的警惕加強。中國A股面臨的下行壓力或將持續下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