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第2個「廣場協議」嗎?
2022/10/14
會不會有第2個「廣場協議」來糾正強勢美元?這種猜測正在市場上醞釀。這是因為美聯儲急劇的貨幣緊縮政策造成了歷史性的強勢美元,這已經開始動搖全球金融的穩定。但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是平抑通貨膨脹,所以國際合作的障礙很高。儘管如此,強勢美元的未來可能會成為國際金融的一個焦點。
投資者向外國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和其他人提出的關於第二個「廣場協議」的問題激增。瑞銀集團(UBS)10月在「嘗試回答從投資者收到的最困難的問題」中,探討了第二個「廣場協議」可能性。
結論是(1)從指標來看,美元沒有被過度高估;(2)美國本身並不希望;(3)國際合作比建立「廣場協議」時更加困難,因此 認為「可能性還很低」。但金融市場的猜測仍然存在。
![]() |
「廣場協議」是美國、日本、歐洲5國在1985年商定的一項措施,以糾正強勢美元。 在雷根時期,美國以強勢美元為基礎吸引了全世界的資金,但卻遭受了巨大的貿易逆差,為了穩定對外平衡和提高工業競爭力,美國採取了削弱美元的措施。
目前表明美元對多種貨幣的強度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處於自「廣場協議」前後以來的歷史高位。金融市場認為可能會有第2個「廣場協議」的背景是強勢美元開始動搖全球金融的擔憂。
在英國,發生減稅措施引發市場動盪的「特拉斯衝擊」,而在歐洲,有報導稱主要金融供應商瑞士信貸的財務不穩定。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是在美聯儲貨幣緊縮的背景下,過剩流動性的回歸。表明資金正在返回美國的美元強勢是金融市場不安的證明。中國等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海外投資資金的外流。
在實際中,就強勢美元進行國際合作的障礙是相當高的。最基本的前提是美國本身認識到有必要糾正強勢美元。只要美聯儲的首要任務是平息通貨膨脹,現在就不能放鬆貨幣緊縮政策。
很明顯美國國內也存在著強烈的美元恐慌情緒。強勢美元導致的美國企業盈利惡化是美國股市的一個下行壓力。然而,一定程度的收入惡化實際上在某些方面可以通過凍結招聘和增加裁員來緩解勞動力市場的過熱,而這正是高通貨膨脹的根源。雖然美國官員認為美元走強有助於緩解通貨膨脹的主張已經減少,但阻止美元升值的理由還不多。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0月11日表示「美元的價值由市場原則決定,這符合美國的利益」,認為葉倫這是追認強勢美元的觀點出現增加。
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金融動盪加深,美聯儲將不得不因此做出反應。野村證券的首席策略師松沢中表示「這和‘廣場協議’是不同的舞臺」,認為「美聯儲在今後進行貨幣緊縮政策之際,不得不考慮到金融穩定」。
![]() |
Reuters |
比「廣場協議」更接近的模式是2016年2月討論的「上海協議」理論。不少市場人士猜測,各國可能當時在上海舉行的20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同意接受更弱的美元。雖然各方不承認存在協議,但事實上,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葉倫隨後凍結了額外的加息。
如果達成了糾正強勢美元的協議,飽受日元疲軟之苦的日本似乎會鬆一口氣。與「廣場協議」簽訂時的情況卻非常不同。當時,日本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以糾正失衡作為了目標。隨後的日元升值傷害了日本經濟,而增加國內需求的措施則造成了泡沫經濟。
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日本由於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出現了巨大的貿易逆差。瑞穗銀行的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唐鐮大輔指出:「即使美元的全面反彈結束,圍繞日本的結構性問題也不會改變」。 即使強勢美元的修正開始發生,也可能不會直接導致日元貶值的完全結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塚節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