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日股漲」趨勢出現逆轉

2023/07/13


      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4月上任以後一直持續的拋售日元、買入日本股票的的趨勢開始出現逆轉。在7月12日的海外市場上,日元匯率上漲到了1美元兌138日元左右,創下1個半月以來新高。當日,日經平均股指也時隔1個月跌破3萬2000日元。加劇了以國外投資者為主擴大的拋售日元、買入日本股的倉位逆轉。價格波動的背景是美國物價上漲放緩及日本銀行政策調整預期增強。

 

   

      在7月12日的國外市場上,日元匯率為1美元兌138日元左右,創下自5月下旬以來時隔1個半月的日元升值、美元貶值水準。從今年創下最低點1美元兌145日元左右的6月30日僅過了2周就升值7日元,比上週末7月7日創下的1美元兌144日元20錢僅過了3個營業日就升值了6日元。

 

      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過去擴大的拋售日元倉位的回購。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代表投機性買賣動向的「非商業部門」的日元超賣額超過日元快速貶值美元快速升值的2022年峰值,創下5年半以來新高。投機者手中擁有總額1.5萬億日元的拋售日元、買入美元倉位。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 植田和男

 

      借來低利率的日元在外匯市場上拋售並以高利率貨幣投資的「利差交易」也在植田和男總裁上任後越來越活躍。這是通過借來日元時的籌資利率與投資方的高利率獲得利差收益的交易。

 

      由於植田和男總裁表示繼續保持大規模貨幣寬鬆的姿態,投機商之前一直放心拋售日元。不過,這種交易伴隨著風險,那就是一旦日元匯率轉為日元升值,損失就會滾雪球式增加。由於下半年初的7月容易出現確定利潤的動向,日元回購加速。

 

      在這背後,日美各有原因。日本時間7月12日晚,美國勞工部公佈了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0%,低於市場預期的同比上漲3.1%。比5月的4.0%大幅放緩。

 

  政策調整預期增強

 

      市場已將這種通貨膨脹放緩提前計算在內,美國長期利率降到了低於4%的水準。目前的日元升值也是伴隨美國利率下降「美元貶值」的結果。

  

      在日本,日本銀行的政策調整預期加強。瑞穗銀行的調查負責人南英明指出:「圍繞日本銀行副總裁內田真一接受採訪時的解釋,普遍認為7月將調整政策」。

 

      也有市場參與者認為,內田副總裁提及誘導長期利率的「長短期利率操作(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帶來的副作用,以及通膨預期上升導致實際利率下降是修正貨幣寬鬆政策的信號。在7月12日的日本國內債券市場上,作為長期利率指標的新發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475%,創下植田和男總裁4月28日舉行上任後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以來的最高水準。

 

      但也有人指出,如果日本銀行在7月27~28日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上不修正貨幣政策,「日元貶值(美元升值)水準有可能達到今年最低的1美元兌換145日元左右」(岡三證券的高級策略師武部力也)。市場的警惕情緒可能會持續到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和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相重疊的7月下旬。

 


    

      股市行情也發生了逆轉。日經平均指數7月12日比前一天下跌259點(0.8%),跌至3萬1943點,為1個月來首次跌破3萬2千點的心理關口。與最後創下33年來最高點的7月3日相比,1周半的時間裏下跌了1809點(5%),4月以後迅速上漲的日本股市的調整色彩增強。

 

  出口股遭到拋售

 

      7月12日,精密儀器等日元升值對收益造成沉重負擔的出口相關股的拋售動向十分明顯,安川電機的股價跌至約1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另一方面,只要修正貨幣寬鬆政策就能在收益方面受惠的三菱UFJ金融集團等銀行股則集體逆勢上漲。

 

      三菱UFJ國際投信的首席基金經理石金淳指出:「日本股市總體上仍依賴於外需,日元不斷升值顯然會帶來沉重負擔」。

 

 

      石金淳認為,此前日本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大好形勢對投資者購買日本股起到了支撐作用,但在以製造業為中心歐美經濟越來越偏向於衰退的情況下,日元升值很容易導致市場對主力股票業績惡化的擔憂。

 

      目前,已經公佈良好財報的零售股等內需股仍呈現出上漲態勢,但並沒有達到提振股市總體的程度。

 

      由於日本股市上漲乏力,「暫且讓收益落袋為安的動向也容易加快」(理索納(Risona)資産管理公司高級基金經理戶田浩司)。推進交叉持股出售的日本企業等國內投資者也容易拋售股票,供需方面也會吹入逆風。

 

      春季以後的日本股價上漲是因期待日本國內企業實現資本效率改善等變革而流入的海外資金所主導的。在UBS SuMi TRUST Wealth Management負責日本股票的策略師小林千紗指出,在秋季公佈中期財報之前,企業宣佈回購本公司股票等情況很難增加。認為「海外投資者進一步買入日本股票的動向當前缺乏催化劑(契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伯遼、今堀祥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