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銳導演閃耀東京電影節

2018/11/12


  日本最大的電影節、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於11月3日落下帷幕。本屆電影節為期10天,共放映了181部影片。

 

  新作雲集的主競賽單元收到來自109個國家和地區的1829部作品,創歷史最高紀錄。最終,劇情、恐怖和喜劇等不同題材的16部作品入圍。

 

  在亞洲新銳導演(執導長篇電影不超過3部)角逐的「亞洲未來」單元,斬獲最高獎的是中國導演王麗娜的《第一次的離別》。作為王麗娜的處女作,這部電影以極高的水準力壓其他競爭對手。

 

王麗娜導演的《第一次的離別》

 

  王麗娜是一名31歲的青年女導演,漢族人。她以自己出生和成長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沙雅為舞臺,起用非專業演員的當地居民,講述了維吾爾族家庭的生活。主人公是一邊照顧生病的母親一邊幹農活的少年、維語成績很好但是中文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少女和她的弟弟。以四季變換的自然為背景,孩子們玩耍時的表情天真爛漫。

 

  擔任評委的馬來西亞藝術家Pete Teo稱讚,「該影片以唯美、直接、質樸的形式講述了複雜的主題,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被深深吸引」。在保留了當地傳統的同時,融入了為了生活和未來不得不學習中文的現實。導演本人在小時候經常隨同攝影師父親外出采風,與維吾爾族的人民交流,也理解他們的語言。在學習報道和製作節目的大學時代,讀了一個去過沙雅的德國人寫的冒險日記而大受觸動,萌生了拍一部以故鄉為舞臺的電影的念頭。

 

  王麗娜是與大型商業電影劃清界限的文藝片導演。在中國,像王麗娜這樣的年輕導演正在慢慢突起。在電影節上,斬獲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特別獎的也是中國導演,他的名字叫黃璜。

 

  其作品《武林孤兒》的主人公是一位武術寄宿學校的國語老師。面對不愛學習的同學,每天過著無聊的生活。但他又很擔心不適應學校生活總想逃離的學生們。據説創作靈感來自導演本人被當體育老師的父親逼著上體校的痛苦經歷,閃耀著無厘頭的幽默感。

 

  「亞洲未來」單元選片會主席石坂健治表示,「以少數民族、性少數派、女性歧視和虐待兒童等少數派群體為題材的作品很多」。可以看出新銳導演們對於「沉默的大多數」人群的關注。

 

獲獎者們在舞臺合影留念(11月2日,東京都港區,Kyodo)

 

  遺憾的是,該部門的入圍作品從2017年的10部減少至8部。在亞洲各地電影製作如火如荼的今天,東京電影節作品的減少與亞洲電影的發展潮流背道而馳,作為挖掘新人的場合很可能影響報名者的積極性。

 

  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提供的「CROSSCUT ASIA」單元以音樂為切口介紹亞洲電影。顯示出存在感的是菲律賓電影,在當地的知名電影節上斬獲最高獎的《Respeto》(Treb Monteras II導演)以直面犯罪和貧困的年輕説唱歌手為主人公,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

 

  由亞洲3名新銳導演共同製作的短篇集錦《亞洲三面鏡》的第2部在電影節上放映。該影片以旅程為主題,中國演員德格娜、日本的松永大司和印度尼西亞的愛德溫(音譯)參演。期待東京國際電影節能夠繼續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機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關原Norik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