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自由行1個月後,遊客回來了嗎?

2022/11/25


      日本大幅放寬口岸管理已過去1個月。在街頭,自助遊的入境遊客不斷增加。日元貶值成為了入境消費的東風,但在各國遊客中人數最多的中國至今仍維在實施出境限制。日本經濟新聞記者(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來到此前備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旅遊地,發現當地的旅遊業仍處於復甦途中。

 

在合羽橋道具街的店舖挑選廚刀的外國遊客(11月14日,東京都台東區)

 

      東京都台東區的合羽橋道具街兩旁有很多銷售日式廚刀和食具的店舖。11月中旬,這裡的街上交雜著英語和法語的聲音。

 

      銷售廚具的釜淺商店社長熊澤大介(48歲)表示,「和日元貶值也有關係,以歐美的遊客為中心,5萬日元左右的廚刀也很暢銷。此前日本維持嚴格的口岸限制,我曾經十分焦慮。希望以親切的服務接待顧客」。從德國來旅遊的40多歲男性購買了2萬日元的日式廚刀,表示「期待回國後製作日本料理」。

 

      東京合羽橋商店街振興組合的統計顯示,入境遊客自10月中旬起順利增加,到11月上旬,已恢復至疫情前的6成。由於日元貶值的效果,每人平均購買單價增至1.3倍左右。理事長本健太郎表示,「在合羽橋,很多遊客一個一個的試用後購買菜刀和食具,自助遊解禁的積極效果非常明顯」。

 

      日本政府自10月11日起放寬了新冠疫情下的口岸管理,與很多國家重啟了免簽證。還取消了每天5萬人的入境人數上限,不再僅限定團體遊客,解禁了來自海外的個人遊。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的數據顯示,10月的訪日遊客人數增至上月的2.4倍,達到49萬8600人。不過,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仍僅為2成。地方城市的入境遊客復甦遲緩。

 

      在保留藏造式建築的街道風貌、被稱為小江戶的埼玉縣川越市,2019年全年有30萬外國遊客到訪,但2021年降至10分之1。

 

      「雖然相比春季有所增加,但仍少於預期」,烤地瓜店的店長(27歲)表示。在口岸管理放寬之後,地瓜採購量比往常增加2成,但銷售額萎靡不振。經營丸子店的女性店主也帶著不安的神情表示,雖然節日進貨達到通常的4倍,但不知「能否賣得完」。

 

      川越一番街商業協同組合的副理事長中田純平分析稱,到訪川越的遊客多為屬於回頭客的歐美遊客,「客人並未完全回來」。


 

      在疫情前,中國遊客佔入境遊客的3成,按國別來看人數最多。中國現在仍維持嚴格的防疫政策,並未放鬆赴海外的出境限制。在中國依存度較高的地區,至今影響突出。

 

      在鮮魚店眾多的大阪市黑門市場,外國遊客的身影正在恢復。但捲簾門依然緊閉的店舖也隨處可見。在一家海鮮餐廳,自10月起開始增加備受入境遊客歡迎的大腩和頸腩刺身的供應量,但到訪該店的訪日遊客僅為疫情前的3成左右。

 

      該店的亞洲遊客較多。對於不喜歡吃生魚的歐美人,也出售加熱後的魚肉,但老闆表示,「如果消費額最多的中國遊客回不來,距離全面復甦就很遙遠」。

 

      熟悉旅遊業情況的日本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高坂晶子指出,「國內旅遊業需要擺脫對中國等亞洲的依賴,關注此前較少的歐美澳遊客」。

 

      她強調,應加強受歐美人歡迎的自然體驗型旅遊項目,利用不受語言限制的影像展開宣傳活動也很重要。高坂晶子表示,「包括訪日遊客在內的人員移動日趨活躍,新冠疫情的‘第8波’也令人擔憂。疫情防控對策仍不可或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勝見莉於 船橋美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