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等外國郵輪在日本中部3縣靠港激增
2023/08/28
![]() |
中國郵輪「招商伊敦」(7月24日,名古屋港) |
停靠日本中部3縣(愛知、靜岡、三重)的外國郵輪正急劇增加。預計2023年的靠港次數將達到85次,比新冠病毒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約7成。中國政府已解禁赴日團隊遊。能夠提供「體驗型消費」的郵輪將迎來東風。這還將通過活用名古屋城和富士山等旅遊資源,應對日本中部地區面臨的如何有效吸引訪日外國人的課題。
7月24日,中國的郵輪「招商伊敦」號在日本名古屋港的金城碼頭靠港。這是一艘全長約220米的大型郵輪,載客量為930人。船內設有高檔餐廳和珠寶店,是面向富裕階層的郵輪。
![]() |
在名古屋市內度過1天後返回船上的乘客們(7月24日,名古屋港) |
今年春季,中國政府發佈了在採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啟動國際郵輪試航的消息。據稱,招商伊敦計劃2023年實施約10次經由名古屋港和清水港的巡遊。
據策劃招商伊敦郵輪岸上游覽的旅行社Oriental(福岡市)透露,招商伊敦的乘客「大部分是中國人,比起購物他們更重視觀光等旅遊的品質」。該旅行社在郵輪停靠名古屋時一直組織遊客參觀名古屋城等地的旅遊活動。據稱,還實施了從清水港(靜岡市)前往能看到富士山的日本平的旅遊團。
隨著日本政府3月恢復接納外國船隻,中國船隻等的靠港日趨活躍。日本國土交通省中部地方整備局稱,2023年郵輪停靠中部3縣的次數(包括截至7月底的計劃)共計113次,預計將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的107次。
其中,外國郵輪共計85次,較2019年的51次大幅增加。如同一艘船在巡航行程中停靠中部管轄內的多個港口時,靠港次數分別計為1次。
![]() |
從外國郵輪的靠港次數來看,最多的是清水港(靜岡市),為58次。其次是名古屋港(名古屋市),為20次。清水港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幾乎倍增。名古屋港相比2019年也增至2倍。
從日本全國範圍來看,中部地區的郵輪靠港也顯得很活躍。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數據顯示,從日本全國範圍來看,日本船和外國船合計的2023年(含計劃)郵輪靠港次數僅為2019年的約6成。另一方面,清水港的停靠次數則預計將達到2019年的約1.5倍。
名古屋港原定將靠港次數比2019年減少約3成,但外國船隻的增長彌補了日本船隻的減少。
8月10日,中國政府宣佈解禁赴日團隊遊。Oriental的負責人期待吸引更多顧客,同時也謹慎地表示:「能否應對大量顧客的接待將成為關鍵」。
名古屋港和清水港的優勢在於擁有可以停泊大型郵輪的巨大碼頭。
位於名古屋港的水深約10米、長約480米的花園碼頭距離名古屋港水族館和地鐵站等很近。但要停靠花園碼頭,郵輪必須從名古屋港內的名港中央大橋下穿過,高於海面52.5米以上的船隻無法通過。
![]() |
目送郵輪出港的人們(7月24日,名古屋港) |
比名港中央大橋更靠海的是水深約10米、長約400米的金城碼頭。難以停靠在花園碼頭的超大型船也可以停靠名古屋港。清水港也擁有同樣的大碼頭。
除了完善遊客接納體制之外,如何讓遊客在靠港地消費也是一大課題。
郵輪旅遊以在船上享受美食和欣賞電影為主,但各地也推出了在靠港地上岸觀光的上岸遊。名古屋長年被視為知名度和吸引力不高的旅遊地。不過,今年3月,名古屋入圍了美國《時代》雜誌公佈的「全球最佳50個地點」,這成為提高知名度的良機。
名古屋港的特點是前往旅遊景點的交通十分便利。名古屋港管理組合的郵輪招攬負責人表示:「驅車30分鐘就能抵達名古屋城,另外還有花費1個小時就能抵達的(日本)國寶城犬山城。熱田神宮和大須觀音也值得推薦」。
郵輪上岸遊也存在特有的課題。上岸遊一般要在船內提前2~3天報名,參加人數也很多。茶道、藍染等體驗型項目則需要很早預約,大多時候難以接納眾多遊客。
熟悉郵輪招攬對策的日本大阪大學教授赤井伸郎就上岸遊表示:「郵輪和旅行社、遊客接納設施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他在此基礎上指出:「體驗型旅遊可以輕鬆讓遊客主動花錢。名古屋在開拓入境遊客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名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