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AI人才爭奪戰升溫

2019/06/05


      在日本,爭奪精通人工智慧(AI)等的高端IT人才的競爭正日趨激烈。以優厚待遇加強人才招募的企業正在增加,例如索尼就將提升數位領域人才的起薪。不過,僅憑待遇難以確保必要的人數。很多日企打算通過併購擁有技術人員的初創企業或者內部培訓等,推動招聘和培養手段的多樣化,應對人才短缺。

  

      日本到2030年或缺少55萬尖端人才

  

    「最近2、3年,在給專業職位支付高工資方面毫不吝嗇的公司不斷增加,氛圍明顯改變」,對於為何提出給在數位領域具備較高能力的新員工最多增加2成年薪的新制度,索尼的人事負責人作出了上述解釋。索尼的這項制度自2019年度起實施,最近已開始通知高管修改人事制度。

      

伊藤忠Techno-Solutions將開設AI講座,推進人才培養

    

    在數位化的浪潮湧向所有産業的背景下,AI技術人員、屬於數據分析專家的「數據科學家」和網路安全人才等的需求正在增加,但供給跟不上需求。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日本IT人才的短缺人數截至2018年達到22萬人。該省的估算顯示,即使僅限於尖端IT人才,到2030年也可能缺少55萬人。

 

    借助優厚待遇從外部吸引人才的行動正在擴大。NTT docomo向具備AI等專業技能的人才給出最高相當於該公司平均年薪3.4倍的3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3萬元)的高薪,自今年夏季開始從外部招聘人才。該公司設置了以研發部門和娛樂等非通信領域為對象的新的人事制度。

     

      該公司採用的是1年合同的年薪制,在招聘時根據以前工作的實際業績等個別決定薪資額。還將招募在職員工,以高額年薪確保優秀人才。

  

      還出現了積極利用併購(M&A)的趨勢。京瓷旗下子公司京瓷資訊系統 (Kyocera Communication Systems)1月收購了涉足AI相關技術的初創企業Rist(位於東京目黑區)。Rist涉足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圖像系統的開發、數據分析等業務。實施收購意在獲取人才和技術,推動服務和産品的強化。

  

    此外,廣告公司電通也收購了從事AI開發的初創企業。該公司執行董事榑谷典洋表示「將具備AI技術的公司變為子公司,有助於保持優勢地位」。

  


      大金攜手大阪大學培養1000人

   

      為了提升內部已有IT人才的水準,實施培訓的企業也在增加。涉足系統開發的伊藤忠Techno-Solutions(CTC)自今年3月起啟動培訓,以幫助選抜出來的工程師學習更高水準的數據分析和AI開發等技術。東京海上控股也自5月開設培訓課程,培養能用於保險業務的「數據科學家」。

        

 

    大金工業與大阪大學攜手,開設了公司內部講座,計劃到2020年度培養1000名熟悉AI等的人才。

  

      另一方面,為了抓住這些企業的需求,也有企業開始對外銷售技術。LINE將在2019年上半年內向外部有償開放自主開發的AI技術。在AI人才不足的背景下,首先共用語言分析技術。即使是缺乏開發專家的企業,也能將其應用於由AI自動回答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的開發等。

  

    一方面,也存在課題。即使確保AI人才,如果管理層對IT的理解度較低,也難以提供人才大顯身手的平臺,人才難以紮根。

  

    普華永道日本分公司(PwC Japan Group)2017年發佈的世界首席執行官(CEO)意識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對數字和科技的關注度在全世界處於最低水準。為了推動AI人才不斷學習最新技術,允許技術人員從事兼職和副業等工作方式的調整或許也需要同步推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