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車合併 中國誕生鐵路車輛巨無霸
2014/12/31
![]() |
2家公司最初曾計劃10月中公佈合併計劃。但圍繞合併方式和新公司名稱,交涉似乎陷入僵局,結果計劃的公佈推遲了2個月。力爭擴大高速鐵路等出口的中國海外基礎設施戰略終將全面啟動。
據德國SCI Verkehr公司統計顯示,合併後的新公司將成為在地鐵車輛領域佔全球份額約50%的最大企業。將由此誕生業務規模按2013年度銷售額合計達1951億元,超過龐巴迪、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歐美鐵路設備3巨頭」旗下鐵路部門總和的超大型企業。
中國的意圖是避免國內同業之間競爭導致的資源浪費,加速國際化。此前2家公司在海外市場也展開競爭,持續面臨因中國企業之間的訂單價格「相互傾軋」而出現盈利惡化的惡性循環。今後,將作為「整個中國」迎戰在東南亞和南美等地與日美歐巨頭日趨激烈的訂單競爭。
南車和北車的合併,有可能在2個層面對日立製作所和川崎重工業等日本企業構成威脅。第1個層面是由於合併,其價格競爭力有可能進一步加強。
10月下旬,中國北車從美國麻薩諸賽州海灣交通管理局(MBTA)獲得合計284輛地鐵車輛訂單。日本、歐洲和南韓企業也參加了該國際招標,但中國北車以日歐企業約一半的價格中標。
日本的一家大型鐵路車輛企業擔心「合併後的新公司能夠將資金集中投向研發和行銷,有可能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第2個威脅是有可能進一步加強突出「整個中國」優勢的行銷攻勢。
中國政府將主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設立,並力爭2015年底建立,同時打算將合併後的新公司定位為其主要工具,以搶佔海外基礎設施需求。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