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甘做馬來西亞國企「接盤俠」
2016/01/04
一馬發展於12月31日宣佈,將旗下房地産再開發公司「邦達(Bandar Malaysia)」的60%股權出售給由中國中鐵(CREC)和馬來西亞當地企業組成的聯營體。交易額高達74億林吉特。交易額比一馬發展預想的金額高出10%左右。中鐵和聯營體的報價額似乎在有意收購的40家企業中最高。聯營體將參與吉隆坡市中心的再開發計劃。
在最近的1個多月裏,這是一馬發展第2次向中國國企出售資産。2015年11月下旬,中國廣核集團(CGN)全資收購了一馬發展旗下的電力公司,交易額達到98億林吉特。很多金融機構相關人士認為「出價很高」。
一馬發展是在納吉布主導下成立的政策性企業,但到2014年3月已背負了420億林吉特的負債,並且無法償還。此外,有傳言稱納吉布將該公司的資金挪為己用,成為動搖現政府的一枚「定時炸彈」。
向中國國企分拆出售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減少負債。雖然納吉布挪用公款的風波尚未平息,但因無法還債而破産的可能性已經明顯下降。
中國連接收購馬來西亞資産的背後有2個意圖。其一是為爭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國推進的高鐵訂單進行佈局。中鐵參與的吉隆坡再開發計劃的規劃地將建高鐵的始發和終點站。中日企業將爭奪這條橫跨2國的高鐵訂單。
中國的另一個意圖是在中美緊張關係升溫的南海爭端中爭取支援。東盟國家對中國單方面開展海洋戰略抱有警惕,希望加強對美合作的動作越來越明顯。馬來西亞堅持「中立」立場,但最近也出現了支援牽制中國的局面。中國希望通過向馬來西亞施恩,來遏制對華批評聲音的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