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主導緬甸西部經濟特區開發
2016/01/11
皎漂石油儲備基地是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 |
2014年夏季,緬甸政府為了加快皎漂的招商引資,決定以公私合作關係(PPP)的形式建設工業園和深水港,約有10個團體參加了國際招標。
在2015年底,中國中信集團(CITIC)、中國港灣工程(CHEC)、泰國正大集團(CP)等6家企業組成的跨國企業聯合體拿下了開發權。
聯合體計劃在2025年之前在皎漂建設約1000公頃的工業園區和緬甸最大的海港設施。其中深水港項目的年處理能力將達到700萬標箱(按20尺貨櫃計算)。總工程費預計在數千億日元規模,有望創造約10萬個就業機會。
在緬甸軍政時代,中國曾與遭到國際社會孤立的緬甸走得很近。中國在緬甸建設油氣管線和水電站等,投資持續擴大。到2011年春季,緬甸轉為民政之後,吳登盛政府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出現改善,中國影響力則相對出現下降。
在2015年11月的緬甸大選中,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NLD)取得大勝,將於2016年春季成立新政府,脫離中國的趨勢有可能進一步加速。很多觀點認為,民盟黨魁翁山蘇姬與歐美各國關係密切,在外交方面將逐漸「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對於緬甸政權更疊後仍希望保持影響力的中國來説,皎漂開發項目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近郊的迪拉瓦、以及靠近泰國邊境的土瓦也在進行經濟特區建設,日本的公私團體將在工業園區建設等方面提供協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仰光 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