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高歌猛進」還能上演多久

2016/08/30


        中國網際網路界的巨人、騰訊控股持續高歌猛進。該公司日前發佈的財報顯示,2016年4~6月的銷售額創出季度新高,凈利潤同比增長近50%。由於業績增長超出預期,股價也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價。其總市值也已上升到了距離全球前10僅幾步之遙的位置。騰訊勢如破竹般的迅猛增長將會持續到何時呢?

騰訊將擴大基於智慧手機的服務內容 (2016年4月,中國海南省的發佈會上 ,AP)

       騰訊良好的業績也在股市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8月18日上午香港股市開盤後,騰訊股價迅速突破200港幣大關。比前一交易日上漲6%,漲至每股205港幣。自2016年年初以來,該公司股價漲幅已超過30%。尤其是8月15日之後,受市場對其4~6月財報的樂觀預期,股價迅速躥升。而公佈的實際業績對於市場預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總市值超阿里巴巴

        從騰訊4~6月的業績來看,銷售額同比增長52%,達到356.91億元,凈利潤也增長47%,達到107.37億元。實際銷售額比市場預期(332億元)高出7%,而凈利潤更是比市場預期(94億元)高了14%。

        由於8月18日的股價大漲,以美元計價的騰訊總市值超過了競爭對手阿里巴巴集團(美國上市)。據QUICK FactSet統計,截至8月19日,騰訊的總市值達2463億美元,超過了南韓三星電子(2380億美元)和日本豐田汽車(2007億美元),躍居全球第13位。在亞洲企業中,總市值排名在騰訊之上的只有中國移動(第10位、2606億美元)。

 
         騰訊之所以在市場上受到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其作為大企業,不僅實現了罕見的高速增長,而且持續保持穩定。一般,企業規模變大後,難以保持創立之初的高速增長。在技術迅速更新、起伏不定的IT行業則更是如此。

        然而,騰訊卻打破了這一常識。在上市後的2015財年(截至2015年12月)其曾連續12個月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在此期間,銷售額和凈利潤的年均漲幅均達到50%左右。而在2016財年,其銷售額更有望進一步上升,分析師預測的收入和利潤的增幅也均在45~50%左右。

        以香港為基地投資亞洲股票的一家日資機構投資者透露想法稱,「由於網路股在中國很受歡迎,感覺阿里巴巴和百度的股價被高估。不過,騰訊是個例外」。對於原因,他表示儘管騰訊股價漲勢迅猛,但其利潤也隨之相應增長。

        騰訊為何能一路高歌猛進呢?

        騰訊借助「微信」以遊戲為中心向顧客提供各種服務。從4~6月的數據來看,佔其整體業績70%的「附加值服務部門」銷售額達到256.8億,增長了39%。受對戰遊戲《王者榮耀》和角色扮演遊戲《龍珠激鬥》牽引,作為該部門核心的遊戲收入增長了30%。

        騰訊的招牌的遊戲業務一旦穩住腳跟,收益也將隨之穩定。在此基礎上形成拉動的是「線上廣告部門」。4~6月該部門銷售額增長60%,達到65.32億元。自2015年起,騰訊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發佈廣告,目前已經順利獲得盈利。以朋友圈為核心的成果報酬型廣告收入在4~6月增長了80%。

        此外,包括雲服務業務和結算業務在內的「其他部門」的銷售額達到34.79億元,擴大至3.7倍。雖然創造的利潤仍然有限,但騰訊將這些業務定位為網際網路「經濟圈」的重要基礎設施。



        2016年6月,騰訊宣佈從日本軟銀集團手中收購芬蘭遊戲企業Supercell。雖然該筆收購耗資73億美元,但香港的中資證券公司交銀國際等市場相關人士仍充滿期待的表示「(此舉)不但有助於騰訊加強遊戲開發能力,而且也將改善Supercell在中國市場的盈利能力」。

 
        Supercell的代表作品「部落衝突」(Clash of Clans)雖然此前在中國就是一款公認的熱門遊戲,但騰訊認為,Supercell並未能將人氣轉化為收益。換言之,擁有微信這一巨大資訊發佈平臺的騰訊對進一步增加用戶和收入充滿自信。

       依賴中國市場的戰略或迎來極限
 

        實際上,微信正在超越單純的聊天工具,而正成為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截至2016年6月底,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到8.06億,相當於中國總人口的約60%。在過去3年半裏增至5倍。

        匯豐銀行(HSBC)的股票調查組分析認為,騰訊以遊戲業務的壓倒的地位為基礎,廣告、雲服務和網際網路金融等新的盈利點將成為引擎,為業績作出貢獻。首先以遊戲為端口,打造微信的高頻用戶層,並借此推出叫車服務和視頻發佈等多樣化生活相關服務,不斷提高來自每一個用戶的收入——這種「相輔相成」的經營方式正是騰訊經營的精髓。

        騰訊首席執行官(CEO)馬化騰於1998年設立的騰訊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要追溯到12年前的2004年6月16日。考慮到資本變動等因素,從實際增速來看,8月18日創出新高的股價已達到發行價的234倍。

        從總市值來看,騰訊與排名全球首位的美國蘋果(5892億美元)以及第2位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5413億美元)仍然存在一定距離。但正逐步接近美國Facebook(第7位,3547億美元)。

        谷歌和Facebook均擁有多個用戶數量超過10億人的業務,且在全世界展開業務。而騰訊幾乎僅憑中國國內的用戶就已逐步躋身於世界的前列。不過,騰訊如果仍採取依賴中國國內的路線,中國的人口數有可能成為其增長的極限。

        目前,騰訊似乎還在優先爭取本國消費市場的增長蛋糕,但股票市場推動其著眼「未來」戰略的局面或許遲早會到來。

        日經QUICK新聞 香港 大谷篤 森安圭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