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扎堆」進軍共用汽車市場

2018/02/11


  中國的大型汽車廠商相繼涉足共用汽車業務。最近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旗下「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與摩拜單車達成合作,將追趕在共用汽車業務上先行一步的上海汽車集團。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共用汽車將達到200萬輛左右。各車企力爭以純電動汽車(EV)為中心開拓未來的新車銷售渠道。

   

摩拜共用汽車(貴州省貴陽市)

  

  一汽轎車宣佈與摩拜就共用汽車業務達成戰略合作,表示將此次合作視為汽車産業變革的良機,希望確保優勢地位。 

   

  具體合作內容為,一汽轎車向摩拜在貴州省設立的共用汽車企業「貴安新區摩拜出行科技」出資10%,開發和供應專用純電動車。雙方將共同運營業務,共用顧客數據。此外,還將在大數據分析和金融領域開展合作。

   

  為何這兩家企業會合作呢?這是因為2017年中國的共用汽車僅有10萬輛,不過到2020年預計將增至200萬輛。此外,作為大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應對措施,中國政府大力推進發展純電動車等新能源車。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觀念很可能從「擁有」向「使用」轉變。

    

   

  中國的大型車企中,在共用汽車業務領域先行一步的是上汽集團。據中國的調查公司易觀統計,在智慧手機的共用汽車APP中,上海集團出資的「EVCARD」的活躍用戶數位居第二。截至1月中旬,其業務已覆蓋60個城市,投放了2.7萬輛純電動共用汽車。

   

  共用汽車是從固定網點借車,用完之後再將車開回該網點或其他網點的服務。在APP上登記駕駛證、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號等資訊,用智慧手機掃一下貼在車上的二維碼即可解鎖用車。利用時間較短的話比租車便宜。EVCARD的價格為一分鐘0.6元。

   

  此外,力帆集團旗下也擁有共用汽車企業「盼達用車」。該公司以重慶為開端,陸續在成都、杭州等地上線,1月又進駐廣州。進駐城市擴大至7個。在海外企業方面,德國戴姆勒旗下的「即行 car2go」的用戶人數躋身前十。

   

  中國第2大純電動車企業北京汽車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也成立了共用汽車子公司。開始在北京、河北、山東等部分地區提供共用汽車服務。該公司除了向摩拜出行和地方的共用汽車企業供應純電動車外,還在開發兩座的純電動共用汽車。

       


       

  在其他汽車廠商方面,有12家大型汽車廠商與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除了雷諾-日産-三菱聯盟和南韓起亞汽車等外資廠商外,比亞迪、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也參加合作。

     

  中國2019年將施行必須生産和銷售一定比例純電動車等新能源車的「新能源車積分政策」。對於汽車廠商來説,共用汽車行業將成為重要的純電動車供貨對象。目前只需在小型純電動車上搭載身份認證系統即可轉用為共用汽車,因此無需過多投資。

   

  一名汽車業內人士表示,「共用汽車企業很可能成為純電動車的大客戶。此次合作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擴大純電動車的銷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也在2017年發售了配備共用汽車功能的全新品牌汽車。在駕駛席的液晶屏上搭載「共用按鈕」,車主設定可以租借的時間段,然後相關資訊就將被推送到第三方的智慧手機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