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是華為的次優之策

2019/08/12


     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華為技術8月9日發佈了自主開發的作業系統(OS)鴻蒙。華為此舉意在彰顯出即使美國事實上的禁運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包括半導體在內,也能憑藉自主技術渡過難關。不過,華為被認為內心應該是最好繼續採用客戶便利性高的美國谷歌的作業系統「安卓(Android)」,自主作業系統的開發是應對禁運這一最糟糕情況的次優之策。

  

     「鴻蒙OS比Andorid有更強性能」,在9日舉行的技術論壇上發佈新作業系統「鴻蒙」的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CEO)余承東(Richard Yu)充滿自信。計劃將其作為公開設計思路的開放源代碼。余承東表示,「讓全球的開發者力量參與進來,打造下一代最領先的作業系統」,呼籲外部工程師開發採用鴻蒙的設備和應用程式。

 

 

     美國川普政府5月對華為實施了事實上的禁運措施。安卓也是開放源代碼,應用程式下載等的附屬功能現在仍暫時提供,但今後有可能成為出口管制的對象。華為還在通過旗下的海思半導體,迅速推進決定智慧手機性能的半導體的自産化。隨著鴻蒙的開發,將加強不屈服於美國嚴厲制裁的姿態。

 

      在中國大陸,原本就無法使用谷歌APP等功能。華為和競爭對手都銷售嵌入中國企業等開發的功能的安卓手機,美國制裁不會産生影響。

 

       問題是歐洲等海外市場。在中國之外銷售的華為的智慧手機基本上嵌入谷歌的功能。如果禁運導致這些功能無法使用,顧客的流失難以避免。美國調查公司Canalys的分析師賈沫預測認為華為的海外業務將出現斷崖式下降。

 

      華為強調如果利用自主的程式編寫系統,將安卓應用程式遷移到鴻蒙OS只需1-2天即可實現(余承東)。

 

     不過並非這樣簡單。美國調查公司Net Applications統計顯示,關於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作業系統全球份額,截至7月,安卓為逾69%,美國蘋果的「iOS」為逾29%。

 


    

     此前,美國微軟開發了「Windows mobile」,而美國英特爾和南韓三星電子共同開發了「Tizen(中文名:泰澤)」等作業系統,但未能瓦解2強體制。這是因為2強除了面向自身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的開發環境之外,還耗費較長時間完善收費系統等,吸引了外部的工程師和企業。

 

華為8月9日的發佈會

 

      余承東在作出樂觀發言的同時也透露手機將優先使用安卓系統,安卓不能使用時再選擇鴻蒙。華為的真心話是,期待安卓的功能不會被禁,但也將加快開發配備鴻蒙的商品,不得不通過兩手抓加以應對。

  

      余承東同時針對美國制裁的影響宣佈,當初定為7千萬部的該公司4~6月全球智慧手機供貨量比計劃減少1千萬部以上。雖然沒有提及美國的行動給業務的哪些部分造成影響,但承認了遭受打擊。華為針對美國商務部今後如何判斷對安卓相關等的哪些領域實施出口管制已做好準備。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比奈田悠佑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